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此项开通VIP专属功能,开通VIP后才可使用!
----------------- 开通后可解锁25+专属功能 -----------------
AI填报
招生要点解析
智能选科
分数线
更多功能
此功能需要购买一对一填报服务后,方可使用!

----------------- 开通后可解锁29+专属功能 -----------------
AI填报
招生要点解析
智能选科
分数线
更多功能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难点及技巧

1.新高考志愿填报的难点

 (1)难点一:志愿数量骤增

高考志愿数量增加,使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既需要成倍的时间,又增加了选择学校的难度.到底多少用来"冲"、多少用来"稳"、多少用来"保底"?学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考虑、去选择、去筛选、去调整,还有可能出现差错.

(2)难点二:填报时间紧

一般来说,填报志愿 前,需要进行分数换算、大学层次定位,初步筛选可填报范围,再按照"冲、稳、保"原则排列大学,最终筛选.中间涉及专业排列、风险预判、低分高报等问题.新高考填报志愿数量成倍增加,不分文理科,不分一本、二本,招生计划大幅变化,这些都导致填报难度直线上升.

(3)难点三:一本、二本批次合并

2021年开始,大学本科批次合并招生,如果学生和家长对学校 信息不了解,很有可能出现选错学校的情况.

①对于一本的考生:比如2017年浙江首年新高考时就发生过一件事:一名646分的考生(全省排位 5760名)被"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录取,这是一所独立学院(老三本院校),而不是同济大学.很显然,该考生把这所独立学院当作同济大学误报了.

②对于二本的考生:虽然现在不分一本、二本了,但是不同学校的实力还是有差别的,所以部分二本分数的考生需要寻找一些"性价比"高的学校.

(4)难点四:文理不分科

往年,高考文理分开录取,招生计划和填报模式比较成熟,因此,志愿相对比较好填.但是新高考不分文理科后,考生们缺乏往年数据参考.按照往年数据选择和填报,会存在定位不 准问题.

(5)难点五:院校志愿改为专业组

以前,高考填报6个院校志愿;现在,新高考不是填报院校志愿,而是填报45个院校专业组.那么,从院校志愿到院校专业组,对填报志愿有什么影响呢?以某大学为例:往年只需要填该大学,后面再填6个专业,最终这个学校只会形成一个分数线.在新高考专业组形式下,比如该校有5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独志愿填报,最终学校会出来5个分数线.

2新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

(1)从考生名次到位次

新高考模式下,高考生不分文理科和批次,将会按照考生必考十选考的总成 绩进行排名,每位考生都会拥有一个"位次号".如果两位考生总成绩相同,就会按照文化总成绩、语文数 学总成绩、数学或语文单科成绩等高低进行依次排序.但位次号不同于名次号,考生在使用时要注意两 者之间的区别.

(2)从分数导向到兴趣导向

考生在填报志愿之 ,要了解所有能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考生的性格特点、发展机遇、家庭条件、综合能力、身心状况等方面.可以借助权威性的测评软件,对自己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估,之后再划定所选的大学专业范围.

(3)查看专业的选科要求

选报专业时,根据报考指南,同一个科类里,除有特殊要求外,考生基本可以填报所有专业,但在新的模式下,考生还需要关注每个专业的选科要求,看自己是否符合.除了选考要求,还有专业的体检要求、单科成绩等,都需要在招生 章程或招生计划中详细查看.

(4)合理分配填报学校梯度

在平行志愿大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策略依然 可以使用,只不过需要根据各省允许填报的志愿数合理分配,一般各三分之一左右较为合适.当然,也可根据个人意愿和风险承受度,适当调整"冲、稳、保"志愿数,但是建议保的数量不要变。考生和家长最好将志愿填满,高考志愿录取是一个动态录取的过程,没有谁能确保一定被录取,将志愿合理地填满,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

(5)精心安排志愿次序

将想要被录取的志愿放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对考生来说,专业平行志愿投档依据考生位次、志愿顺序进行。计算机对考生所填报的志愿依次进行检索,先检索第1个志愿,符合条件就投档,不符合条件立即检索第2个志愿,以此类推一旦检索到符合条件的志愿并投档,后续志愿立即同时失效。所以对考生来说,精心安排志愿次序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