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院校和专业规则
(1)重本重学校
参与重点一本录取的大多数都是全国重点大学尤其是“985 工程”“211 工程”“双一流”大学。这些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脊梁,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科研、一流的管理,大多集中在这里。这些学校大多属于综合性大学,能在这样的大学里学习和生活,可以很好地丰富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毕业后,无论考研、出国或者就业,都占有较大优势。
(2)一本重专业
普通一本院校综合性大学较少,行业性大学居多,一般这些行业性大学,历史早、底子厚,不仅办学水平高,而且社会影响大,毕业生相对容易就业。此类院校合并、升格、改制和更名的较多,尤其以某某学院,就是地名后加上学院后缓,这样的学院特别多一本院校新开设的专业居多,多数办学条件不完善。综上所述,一本应该重专业。
(3)二本重校名
二本院校,一般是指民办的本科院校或者是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名称很特别,选择这些院校,主要看前面的主体母校,一般就主体母校来讲,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重点大学创办的独立学院,即“985工程”大学、“211 工程”大学;二是一本院校创办的一些独立学院,同样情况下,以同样的分数,建议首先选前者。
2行业院校和优势专业
(1)要去行业院校上学。语言类、法律类、师范类、财经类、土建市政类、计算机类、农学类、电子信息类、医学类等都有其行业院校。在行业院校得到的训练跟在其他院校是有很大差别的。
(2)要读学校的优势专业。工科为主的综合大学、准综合大学多数都有优势专业,办学历史长,办学实力相当强
3选择理想大学的四依据
(1)看拟选高校发展演变的规律。了解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来龙去脉,以及它的发展历程,我们就能发现,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重中之重,这样的话,就便于我们区别院校的层次,便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
(2)看拟选高校的历史沿革。重视学校的历史沿革。通过分析学校的历史沿革,了解一个学校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很容易发现这个学校的院校特色、办学传统和它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3)看拟选高校的地缘优势。纵观中国大学的分布和发展级别,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在中心城市、大城市、发达城市和地区,大学往往发展得较好,反之优势不大明显。
(4)看拟选高校的文化底蕴。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熏陶。这些无形资产形成了一个学校的非物质文化,是大学的重要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综上所述,考虑一所大学,要从它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所处的地域位置,以及学校的文化底蕴综合考虑,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4低分生也能上好大学
(1)从不同地城不同城市,同样的“985工程“211工程”大学,不同年度录取考生的比例大有不同,如果考生和家长掌握了录取动态和规律,又把握了它“大小年”的规律,以较低的分数,或许可以读一所重点大学。
(2)分数在一本边缘或二本层次的考生,照样能够上重点。比如一些“211 工程”乃至“985 工程”高校,除本科一批招生以外,也在一本、二本有投放的计划。只要在招生目录中,找出这样的学校,出其不意地选择第一志愿报考,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些重点大学创办了分校,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等,这些分校都是单列招生计划,多数还是单独划线录取的,录取分数线低于母校很多。据此考生就可能以一个较低的分数,获得一个重点大学的毕业证。
5.填报志愿时的专业选择
有的学生报志愿的时候一味追求热门专业,忽略了自身的特长。高达52%的被调查者(大学生)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我会选择另外一个专业”,有34%的人希望在原来所学专业基础上再学第二专业,只有14%的人对当年的选择不后悔。这足以看出选择专业在志愿中的重要性,它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大学经历,更与学生未来人生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
选择专业是非常复杂的工程。要结合学生兴趣、性格等因素,还要结合家长最关心的就业前景等因素。所以学生和家长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选择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