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最常见的学习场景是上课、实践和分享所学,所以我 分享三种对应的学习方法给大家,以帮助大家上课做好笔记,向 身边的榜样学习,以及给别人分享你学到的知识。
1.笔记法
四小时内,我们会遗忘70%的信息。记忆会背弃你,但是笔 记不会。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过目不忘的人,在课堂上认认真真记笔记 才是好的学习习惯,拿出手机拍照却不尽然。
我们推荐的记笔记方式是用笔记录。各种尺寸的纸质笔记本 或各种平板电脑都是不错的选择。用笔记录不是记录老师讲的每 一个字,而是为了调动你在听课时的所有感官,让自己进入沉浸 式学习状态。
笔记记得是否好看一点都不重要,笔记记得有效才重要。你 一定要创造一套属于自己的速记符号,这样记的东西才会又快又准。
阅读的时候,我们从上往下看比从左往右看要快很多。所以,一 行字不要写得太宽,你应该迅速往下一行写。
特别要提醒大家:笔记是需要复盘整理的!不要让笔记冷下来,记完一扔等于没记。
在课间或者课后要及时补齐自己没记下来的重要问题,及时 整理要点,及时回忆,这样你才能让知识保鲜。
除了创造属于自己的笔记符号,你还可以尝试不同的笔记法, 看看哪种适合自己。流行的笔记法有康奈尔笔记法、东京大学笔 记法、折页笔记法和思维导图法等,大家可以自行搜索学习。
卡尔 ·纽波特的《如何成为尖子生》把笔记法按照技术类课 程(数学和自然科学)和非技术类课程(其他学科)分成了两类。 这些方法也相当实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2.模仿法
人是社会性物种。社会性物种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手段就是 模仿身边的人,在环境中模仿。
富兰克林只上过几年学,后来却成了杰出的文学家,写出了 《穷理查年鉴》这样的作品。他小时候看到一本《观察家》杂志, 便模仿其文章的写作方式。他先思考同一句话自己要怎么写,再 思考框架和逻辑怎么搭建。通过不断的复写、重组、对比和揣摩, 他后来成了非常有名的作家。
我学习PPT时也经常模仿杂志里的排版设计。我模仿杂志的版式制作PPT, 与你在PPT模板中复制粘贴自己的内容,有什么区别呢?看起来我模仿杂志的版式是在抄,你套 模板也是在抄,这有什么不同呢?效果会有很大差别吗?有,差 别很大。
首先,我模仿的杂志上的图案是不能直接拿来用的,只能想 别的办法予以代替。我使用的工具和专业排版工具也是不同的, 哪怕是同样的效果,要经历的操作路径也不同,前者需要自己动 脑探索。
其次,我把杂志排版拆分成版式、配色、字体、线条、形状、 修饰和文案等元素细节,一点一点地分析,才能模仿出和杂志一 样的效果。这个模仿过程也让我学会了杂志在配色、字体、细节 修饰、精简文案和视觉化组织素材等方面的方法。
如果在此过程中发现自己模仿出的作品不够美观,或者做不 出一样的效果,那么我还要花时间慢慢调整,这种模仿的过程与 专业排版思维具有显著的差异。不断模仿,不断积累,不断找到 微创新的感觉,可以让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
模仿关键在于以下三点:
第一,自己动手,你不能直接把别人的内容拿过来改改就变 成自己的,那是抄袭。
第二,选择恰当的对象模仿。比如学街舞,你可以先模仿入 门动作,再模仿高级动作,不能企图一步到位,而要先易后难。
第三,虽然你是在模仿,但你一定要模仿到位,不能差太多, 否则模仿效果会大打折扣。
3 . 费曼学习法
费曼是一名美国物理学家,也是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 者。他的发现是量子力学和粒子物理学的基础研究工具,他被誉 为爱因斯坦之后最睿智的物理学家。他的传记《别闹了,费曼先 生》非常生动有趣,值得看看(文科生也能看得懂)。
费曼发现,大部分人只是在谈论一件事的名称,并没有真正 理解它。如果学习只是在记概念,而没有真正去理解知识,那么 这样学了等于没学。
“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有着天壤之别。
费曼学习法的关键是要确定你真正懂得一个东西,而不要只 学会一个新概念。
费曼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期间,和那些经常故作 高深的数学系博士开玩笑说:“我跟你们打赌,随便你们提出一 个定理,只要你们用我听得懂的方式告诉我它的假设是什么,定 理内容是什么,诸如此类,我就能立刻告诉你们它是对的还是 错的!”
费曼学习法的目的是让外行都能听懂。费曼认为初学者听不 懂,不能怪他理解不了,而是讲授者没有学到位,以至表达晦涩 难懂。这有点类似白居易写好诗以后,要读给不识字的老妪听, 老妪听懂了他才正式发表。
费曼学习法最常用的解决方法就是比喻和联想,把概念解释 给外行听。有人把费曼学习法总结为:通过四个步骤实现“简单 明了地解释一个新名词”的目标。
第一步,选择一个概念。
这一步适用于所有概念,从物理学到人文历史、管理概念, 再到商业新名词,都可以。
第二步,给别人讲解这个概念。
想象你面前有一个小学生,你要以他为对象讲解一个新概念, 你不能使用任何难懂的词汇或复杂的概念。这倒逼你不得不更深 刻地理解这个概念,也会让你发现你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个概念。
第三步,返工。
你说不通的地方,正是自己知识框架中的薄弱之处。你需要 回去查资料(不管是书本资料还是网络资料),并重新进行针对性 的学习。
学完之后,在不依赖参考材料的情况下,你得重新解释这个 概念,直到你能出色地完成挑战。
第四步,回顾和精简。
首先,你写下对概念的解释,检查你的确没有引入任何复杂 的概念;然后,你将这些解释大声读出来,如果读起来顺畅自如, 那么这个用最简单的语言做出的解释便是准确且符合要求的。
如果我们习惯用费曼学习法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那么我们 会发现我们的学习效率会成十倍地提高,而且学过的内容很难忘 记。很多人在大学期间读书读得多,读得快,但也读得囫囵吞枣, 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只是把元知识当硬知识记了。一旦脱离学 习的环境和考试的压力,他们很快就会遗忘那些书中的内容。
如果你能够在提问时提醒自己注意三种问题的区别,并加以 仔细思考,那么你的提问水平和思考水平都会更进一步。
如果你只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世界,那么你一定无法得 到世界的多元化回声。
美国教授理查德 ·尼斯贝特写了一本思考东西方文化差异的 书,叫《思维的版图》。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会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