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此项开通VIP专属功能,开通VIP后才可使用!
----------------- 开通后可解锁25+专属功能 -----------------
AI填报
招生要点解析
智能选科
分数线
更多功能
此功能需要购买一对一填报服务后,方可使用!

----------------- 开通后可解锁29+专属功能 -----------------
AI填报
招生要点解析
智能选科
分数线
更多功能

考研的基本流程你了解吗?

很多大学生学习能力一般,没有参加过任何科研训练,就觉得自己考上研究生会实现身份上的跃升,会满足家庭亲人们的殷殷期盼,就凑合着和大家一起考研了。有同学想当然地认为,考研“上岸”后有各种奖励和补助,研究生毕业后就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不考白不考。有同学说宿舍那个不怎么努力的学生都考了,那自己也去参与一下试试,反正也不损失什么。有同学说,自己就是跟女朋友赌气害怕被分手,就不动脑筋地陪女朋友盲考了,最后考得啥也不是。如此种种,同学们还有很多千奇百怪的考研理由。如果你不是考研的那块料,也不喜欢搞科研和钻研学术问题,那么即使考上了研究生,也会遇到很多沟沟坎坎,甚至让自己抑郁,在心里埋藏了各种患得患失的想法。考研人一定要内心坚定,没有太多的私心和杂念,而且了解研究生未来大概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那么考研“上岸”的成功率和研究生三年的满足感才可能提升,而不是什么都不了解就一头陷入其中。那么你为什么要考研呢?你了解考研的基本流程吗?

 

一、不要随波逐流去考研

如前文所述,如果你为了一时和同学攀比,为了和女朋友在一起的誓言,就盲目投入考研大军了,那么你考上研究生的概率不会很高,或者说你考上研究生后也会遇到种种难题,甚至有时候有强烈的后悔感觉。那么什么是研究生呢?不妨看看笔者202122日写下的一段话。

研可以分为“石”和“开”。其中石寓意着你要像顽石一样坐冷板凳,才能出真正的科研成果;开不仅代表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而且还要你没事找点开心,因为不断追寻科研真理的过程,真的很苦。

究可以分为宝盖头、小小的“八”字和一个“九”字。其中宝盖头代表着你要把实验室当成家,努力上进求索才可以获得真理,有时候还需要导师引领下的顿悟帮忙;小小的“八”字寓意着二八定律,八成的人读不了博士;“九”代表你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才能顺利毕业。

生可以分为一个“牛”字和一个“一”字。其中“牛”字寓意着你需要像牛一样努力付出才会有所收获,才能取得一些成绩;“一”字寓意着你一定要学会写论文,因为论文决定着你科研成果质量的优劣,还影响你能否顺利毕业。

202142日笔者还写过一段话,你也可以品读一下。

考研“上岸”仅仅是开始,如果你忍受不了研究生过程的历练和苦熬,获取不了毕业的那份文凭,你还不如不“上岸”。

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选到一个匹配自己的导师。因为选一个好导师,可以让你一苇过江,顺风顺水;选得不好,犹如渡劫,对师生都是煎熬。

研究生的培养是科学思维的训练,是培养独立思考后科学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如果你学懂了,终身受益;如果你学废了,还是素人一个。

研究生需要自律、自知、自省,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否则你一味地依靠导师和他人,容易陷入自责、自愤的状态,还容易自作多情。

 

二、哪类考研人“上岸”的概率高

1.班级排名靠前的同学

班级排名靠前的同学,往往都是基础知识扎实、刻苦学习的“学霸”,因此他们在备考研究生时就如平常的学习一般,刻苦学习是家常便饭,很容易适应考研复习的节奏并取得理想的成绩。首先,这些班级排名靠前的同学在平常学习中,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能够很好地应对考研过程中出现的压力、困难和孤单,以自身已有的经验来应对考研过程中的种种挑战。其次,这些同学的基础较好、起点较高,其通过长年累月的坚持,具有自己的复习策略和备考战略,因而不会盲从或过分地依赖辅导班。他们相对于其他同学具有复习技巧方面的优势,不仅能够迅速消化考研初试的各类知识,还会分析考研初试命题人的出题意图并总结应对策略。此外,这类同学如果通过了初试,在复试时具有学习成绩高、业务能力强、技能扎实等基础素养,会在复试中受到复试老师的青睐。最后,这些同学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较强,并具备独特的学习方法,从而在备考过程中能够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顺利实现应试技能的提升。

2.一上大学就奔着考研的同学

有些同学在刚进入大学时,就已经确立了考研的目标,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因为其所在学校的层级水平不高、牌子不够响亮,只有通过考研才能实现身份的改变,因此其会不断激励着自己提前准备,不达目标决不罢休。首先,这些同学早就理解考研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四门课的重要性。为了能够精准地备考,他们早早地摸透了考研常识和流程,提前规划如何学好英语、数学和专业课,并且时常关注考研形势和国家政策,为考研做足了各项准备。其次,这些同学能根据自己的实力提前选好考研方向,甚至有了初步的目标选择,因此他们就有了更强劲的动力和更有针对性的复习策略,从而在持之以恒的奋斗中取得优势。最后,这些同学在大学期间了解到考研复试会看重学生的科研素养和专业技能,会想尽办法融入导师的一些科研课题,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科竞赛,使得他们在不怕苦不怕累的科研训练中学到了真知识、真本领,因而在复试的时候较其他同学更具科研素养方面的优势。

3.将备考当成工作的人

不只是应届生要考研,还有很多考研“二战”“三战”的同学信念十分坚定且舍弃了工作全力备战,其投入了比大学生更多的时间,而且是全身心地备战,那么其复习一年后“上岸”的可能性就大大提升了。首先,这些同学把考研作为每天最重要的事,每天都在自习室严格地执行自己的复习计划,生怕重蹈覆辙,复习的力度和强度不断加强。此外,这些同学虽然偶尔打打游戏、看看电影,但十分懂得克制自己,不会像第一次考研的大学生那样目标不坚定、备考不认真。其次,这些同学每天不需要处理很多杂事,只是一心和课本、考试题、任务书打交道,无忧而坚韧,因而在学习的自律性和坚持力方面要比普通大学生更具优势。最后,这些同学都有自己清晰的考研目标,对自己的各项复习准备要求较高,不会再为考研择校发愁,因而不会在犹豫间丧失选择成本。

4.普通非重点高校豁出命考研的同学

所谓的普通非重点高校,很多人一听就知道指的是双非高校的同学、二三本高校的同学或者民办高校的同学。笔者在这里不是说这些学校的学生底子不好,而是想表达这类学校里面不乏很多高考失利而一心改变局面的有才青年,当初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小心考入原本不属于他们层次的学校。在强烈的自我改变力量的推动下,他们具有很强的目标意识和努力学习意愿,而且能正视自己的短板和技能不足,在一开始就具有了充足的动力,不顾一切地投入考研的征程之中。一般而言,普通非重点高校的本科生,包括一些专升本的同学,他们有时候就是豁出命来考,进入学校后就树立考研“上岸”的决心,而且拥有很强的自信心,因而相对于一些层次较高学校的同学,他们具有动力强、准备早、不顾一切的优势。首先,这些同学有足够的韧劲,不仅有长期“作战”的身心准备,而且有足够的耐心、信心和勇气去认真学习每一节课,愿意为打破目前的状态而进行很多学习之外的学习,因而无论在心态上、学习用功程度上还是认真备战上,较很多高水平大学的同学更具优势。其次,这些同学能够合理规划自己的目标院校,综合量化自己的实力并一天天努力提升自己的战斗指数,还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弥补弱点,在学习上对自己特别“狠”。最后,这些同学在考研中比的是初试,他们没有保研的机会,所以从一开始就把四门课当作复习的必修课来拼命学习,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学业成绩,因此他们在初试只看成绩的院校竞争中往往会取得优势,从而减轻了一些复试的压力。此外,这些同学的家庭可能也会非常支持他们考研,会提供财力支持其报辅导班,提升其考研初试的战力指数,也会想尽办法提升其复试的应试技巧,因而在渠道上、技巧上获得额外加分的能力要比只会一心备考的同学更强。

5.懂得一定报考技巧的同学

考研是否能成功“上岸”,不只是看自己的实力、学习表现,有时候通过一定的报考技巧,选择容易“上岸”的专业、初年招生的专业、联合培养的专业或者一些名校分校区的专业,也能大大提升“上岸”的可能性。首先,考研辅导班的“通天”报考师的建议可以听取。有些考研报考师了解部分考研院校的历年情况、报录比、报考注意点,因而花费一些金钱进行院择校择专业的辅导,能有效地解决信息闭塞的问题,让同学们少走一些冤枉路。考研报考师的能力水平究竟怎么样,需要通过自己的判断、调查、体验后才能知道,不要不做调查就盲信人,往往容易报空。其次,导师的推荐和学长学姐的帮扶。有些自己学校的研究生导师了解目标院校的具体情况,对报录比、生源分布、学生构成有充分了解,还会让专门的学长学姐对同学们进行指导,也算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再次,报考一些新的考研专业。新上的考研专业由于第一年招录学生,如果知晓的人不多且报考复习指南出得晚,那么很多考生就会在这些新专业上捡得一些“漏”,考取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值得一说的是,虽然有些学校新上了一些专业,但考试的难度和要求依然很高,甚至会选择很多调剂生,所以考生不要想着第一年招生简单些,就稀里糊涂地去报考了,反而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最后,选择一些初试分数占比高的学校。有些非重点普通高校的学生,为了考上研究生,往往选择一些初试分数占比很高的院校,因为即使他们复试表现得不是很好,也不会轻易在综合成绩计算中被刷掉,所以这也算是报考技巧之一。有些学校考研复试喜欢看学生的基础素养、科研竞赛、学业成绩等,甚至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作品集进行考核,那么一些过分重视初试的同学在复试考核中就比较危险,所以即使你初试成绩再高,也要认真准备复试和做好简历、作品集等,否则也会被严格的考核无情地刷掉。因此,同学们在选择院校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复试仅仅考核口语和专业性知识问答的学校,避免自己被一些复试看重科研技能、作品的学校给淘汰掉。

 

三、考研的基本流程

2023年考研为例,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图片来源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并稍作修改。


 

1.定院校专业的时间

8月至9月初,各院校公布专业目录、招生简章。在这个阶段,考研学生应多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计划、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等信息的变动情况,并进一步确定报考院校和专业。其实,这个阶段才是考生真正走上考研征程的第一步,因为一旦目标院校、报考专业选错了,往往后续的努力都是白费。因此考生在确定报考学校、专业时,应充分了解目标学校的报录比、学校是否有歧视、是否保护第一志愿等,以合理制定之后几个月的时间安排和考研重点,从而提高“上岸”的概率。

2.预报名的时间与要求

2023年考研为例,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2924日至2022927日,每天9点至22点。在这个阶段,尤其是应届生,可以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3.正式报名的时间与要求

2023年考研为例,网上正式报名时间为2022105日至20221025日,每天9点至22点。与预报名步骤相同,考生登录“研招网”,仔细确认报名信息,并及时缴费。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值得说明的是,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4.初试考前的一些准备

首先,以2023年考研为例,考生应在20221214日至1223日,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建议考生多打印几份,以免造成丢失后找不到其他的替补。此外,考生应保存好准考证,便于初试查询成绩、参加复试和领取通知书等。其次,考生最好提前一个月,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考试地点的距离远近及自身需求考虑是否预订酒店、在哪就餐等问题,并提前看好路线,避免因为交通拥堵等问题耽误考试。最后,考生应时刻关注考试所在地的防疫公告,以备信息突变后及时应对,及时做好各项调整工作。

5.初试前的心态调整与考试时间

在考前,很多同学会出现压力激增、寝食不安、极度焦虑的现象,甚至对自己能否“上岸”产生深深的质疑,因此,初试前的心态调整至关重要。首先,考生要调整自己的动机水平。一般而言,心理学中强调中等的动机强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缓解自己的压力,所以考前考生不要老是期望着自己要考多少分、应该怎么答题等,而应转移到如何做好每一道题,如何进行答题的局部规划以及如何应对没有见到的难题等,不要让自己的思想陷入混沌不清的状态。其次,考生要学会放松心态。人的精神一旦处于比较混乱或高度紧张的状态,就会对考研答题造成不利影响,往往读不了几遍题就陷入胡乱作答的状态。因此,考生在考研前要放松心情、劳逸结合,不要一味地刷题了,做好合理的复习安排。再次,考试不要过分期望遇到自己背过的题。考研初试机构的命题,很多时候不以考试复习的基础题为参考,往往从不同的视角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思考深度,所以如果老是期望着考研命题机构出题的内容完全契合自己心中所想,那可能真就考不好了,因为积极思考的状态受限制了。因此,首先要保证自己完整参加考试,在遇到不会的题目时能绞尽脑汁进行创新性思考,在整理自己思路的基础上从多维度进行合理作答,争取比别人获得更高的分数,而不是陷入自己怎么没有复习这个问题的考研魔咒里面。也就是说,在考试前考生不要奢望自己都能遇到复习的题,而要做好应对一切变化的准备,认认真真地答满试卷,不遗憾某一道题由于某种原因没有作答。最后,考生应坚定信心。考研、搞科研都需要有坚定的信念,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按时参加考试,答完答满试卷。

6.初试第一天过后的调整

总会有一些同学考完政治、英语后觉得发挥失常,对第二天的考试失去信心,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从而影响数学和专业课的发挥,甚至有些同学直接放弃后两科考试了。首先,考生一定要坚持,因为在结果尚未知晓之前每个人还有机会,一定要调整心态积极应战,一定要把后面两科的考试考完而且要考出水平,从而弥补前两科考试的失误。其次,考生可以准备一瓶水,因为第二天的专业课和数学需要大量的计算和书写,在疲惫时可以喝适量水缓解,避免精神高度紧张后的缺氧和恍惚。再次,专业课需要大量地书写文字,考生可以从如何布题、如何组织观点、如何将卷面写得更加饱满等方面做精细化准备,以避免只顾着答题而忽略排版造成的分数丢失。最后,考生一定要有努力答不会的题的决心和意志力。考研的题目很多都是考生没有见过的或者超出平时预期的,需要做好“啃硬骨头”的准备,不惜一切代价将题答满。如果考生实在不会,也要硬着头皮把卷子上的习题读完,从容不迫地把内容答上一些,因为很多时候就是坚持使得分数增加,加油!

7.复试前的准备与调整

所有考生都应认真、积极准备复试,把自己最优秀、最有活力的一面在复试中展现给老师,不要觉得自己考得太好或者不是很好,而产生了进入面试就是体验一番的错误认知。有些考生的分数处在国家考研分数线或者学校专业线附近,或者英语成绩不太理想,或者专业排名靠后,这个时候一定要梳理下自己的心情,积极地做好复试的准备和调剂的院校查询。首先,这些考生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应积极联系调剂学校,例如西部院校、普通类非重点高校或往年招生有空额的学校,尽可能多地掌握调剂院校的信息,以在未来的考研调剂中占得先机。其次,这些考生可以联系本校的老师或者熟悉的师兄师姐,他们如果有调剂信息可以提前告知的话,在复试的竞争中就占得了一些先机。再次,如果调剂希望较小,应尽快投入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进程中,为自己寻找良好工作留出充足的时间,以精准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职位。最后,如果意识到自己考研存在一些遗憾、心有不甘、难以平复,那么可以选择“二战”,从当下就开始制订更加合理化的目标院校和复习计划安排。

8.复试的时间与相关要求

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成绩计算办法、组织管理等由招生单位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自主确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招生单位原则上应采用多套试题、安排考生随机抽取试题等方式加强复试过程管理。

9.调剂的时间与安排

招生单位应当按教育部有关政策制定本单位(含所属院、系、所)调剂工作办法,详细说明接收考生调剂的时间、基本要求、工作程序、调剂复试办法、联系咨询电话等信息,并提前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和本单位网站公布。申请调剂的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慎重选报相关专业及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