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此项开通VIP专属功能,开通VIP后才可使用!
----------------- 开通后可解锁25+专属功能 -----------------
AI填报
招生要点解析
智能选科
分数线
更多功能
此功能需要购买一对一填报服务后,方可使用!

----------------- 开通后可解锁29+专属功能 -----------------
AI填报
招生要点解析
智能选科
分数线
更多功能

关于考研,你需要知道的几个重要事实!

很多大学生虽然选择了考研,但对于考研却不知从何下手。

近两年我辅导过五个人考研,一个考入北京大学,一个考入中 国科学技术大学,还有两个考入武汉大学,剩下那个则是中途放弃转  考公务员。这其中,只有一个人的本科是“985”,其他全是普通学校。

所以接下来,我就以我的辅导经验告诉你一些关于考研的重要事实。

 

 、关于考研的一些基础事实

   (一)大部分专业,学硕和专硕找工作没有什么区别

       学术硕士(简称“学硕”)考的内容比专业硕士(简称“专硕”)难一些,有的学校学硕需要三年毕业,专硕两年就可以毕业,这给 了很多人“学硕比专硕更好”的印象。但是实际找工作的时候,除 了少数专业对口工作(比如教育方向的某些专业),大多数企业都 不会对专硕学硕进行区分。如果觉得学硕较难考,不妨将专硕也纳 入考虑。

(二)竞争者数量不多

考研有一定的特殊性,报考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才是直接竞争 者。也就是说,虽然每年有将近200万人报考,但你的实际竞争者 可能只有几百人。当然,竞争人数不多并不代表着竞争不激烈。

(三)绝大多数人选择的考研学校比自己本校好

中国很看重最高学历,无论是找工作,还是相亲,都是这样。 考研对很多人来说是抹平学历差距的最后一次机会,所以选择报考 好学校的研究生居多。

(四)复习中途放弃的人多

不同于初高中有老师保姆式的辅助学习,考研复习全靠自觉, 遇到的问题全部要自己解决。因此每年都有大量考生中途放弃。能 坚持下来,就已经赢了很多人。

(五)摇摆不定的人往往会悲剧

边找工作边考研、边考公务员边考研等,把考研当备胎的人有 很多,除了少数天赋异禀的考生,结果往往都是两边不讨好。所以 我推荐你专注于一个方向,不要两边摇摆不定。

(六)很多人被录取了但是没有去

从研究生初试完到9月开学报到,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会经历: 校园春季招聘、公务员考试等各种事情,直接导致了很多考生明明被录取了却没有报到,但是又把那些想去的考生名额给占了。这让 很多导师很烦,所以某些时候在复试环节向导师强调一定会去可能 会收到奇效。

(七)跨专业难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跨专业考生不必担心竞争不过原专业的。其实考研的时候大家 的知识水平差不多,并不存在原专业的就一定厉害一些的情况。跨 考不要背负过大的心理压力,正常复习正常发挥即可,每年跨考成 功的人数比你想象中多得多。

(八)英语、政治70算高分,80算超高分

一般复习没有走偏的人,英语、政治保证58分以上是没有问题的。 不要想着靠这两门来拉分,也不用担心被拉分。

(九)数学、专业科拉分最狠

数学和专业科都是150分满分,考研初试能否力压其他竞争者, 很大程度上由这两科来决定。在复习时间分配上,这两门要多一些。

(十)情报非常重要

情报收集是考研中最重要的一环,甚至超过了复习,它很大程 度上决定了你这一年的努力有没有白费!

很多人都忽略了情报,觉得某学校某专业很好,也不做调查, 就开始埋头苦学,辛辛苦苦进了复试,结果没想到名额被保送的占 了大半,还有很强的本校考生偏好,最终只能选择调剂。复习前一 定要对报考目标进行详细调查,尽早发现问题尽早应对。

 

二、学校专业选择

         关于这个话题,说个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因为每个人需求都不同。

推荐一个思路:根据工作意向来选择,毕竟考研的最终目的还 是找更好的工作。

举个简单的例子,考生A将来想要进互联网企业做技术相关工作, 那么可以按照下面这个逻辑来择校:

1.经查国内最火的互联网公司有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字节 跳动、网易等。

2.将近五年这些公司的校招地点全部找出来,发现他们每年都 去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说明 这些公司都对这些学校的学生有明显偏好。

3.查询近五年来这些学校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招录人数,分 析保送名额、分数线等,对难度进行评估。

4.找到这些学校的学长进行咨询。

5.根据个人喜好、学习能力、报考难度等进行选择。比如A 是 南方人,更适应南方气候,并且能力中等,冲击清华大学、北京大 学感觉信心不足,外加咨询很多学校前辈后,最终选择报考华中科 技大学软件学院。

写这个例子的意思不是说一定要按照这个思路去择校择专业, 重点是,不要拍脑袋决定考哪儿,一定要尽可能地收集情报后再做 判断,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的坑。

现在网上很多机构会打着学长或者老师的名号来指导你报考,信 他们不如信自己,如果这点决策都无法独自完成,将来怎么在社会上混?

 

三、如何持续而高效地学习并坚持下去

(一)关于一天当中持续高效地学习

进入状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括很多顶级“985”院校的 考生,刚开始备考的时候也是容易走神。毕竟本科几年过得相对松散, 不可能一下子进入全天候高效学习状态。

就拿我带的几个人来说,从最开始看1小时书都费劲到后面每 天学习10小时以上,都用了差不多1个月的时间来调整。

一定要给自己一个缓冲期,逐渐提升学习状态。不要一开始就 想每天能学十几个小时。

(二)关于坚持

1.题目做不对会有很强的挫败感。事实却是复习的前中期就没 几个人可以把题全做对的。就拿我辅导的最后考上北京大学的少年 来说,他的数学错题本记录了复习全书近90%的题,特别厚。这意 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去做全书的时候基本上全错。但这又有什么关 ?复习之所以是多轮而不是一轮,为的就是搞定这些前面搞不定 的东西。所以不要因为前期学不会就放弃,大家都差不多。

2.考研有很强的“半途效应”。一个人在长时间的复习当中会 遇到失恋、诱惑、意志不坚定、问题搞不定等各种事情,任何一件 事情都有可能使整个复习崩盘。绝大多数人都有过放弃的想法,包 括那些大家眼中的超级学霸。

推荐一个帮助坚持并且能极大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记录自己 每一次学习时间。这也是我对手下考生的硬性要求。

这里也推荐一下这个App:Timing,   上面学习氛围相当不错。

这些学习记录是克服考研“放弃、懈怠心理”的最好武器。我 带的几个学生不止一次和我说想放弃、懈怠的时候,看看以前的记录, 感觉已经投入这么多了,好可惜。后面顺其自然就坚持了下来。

同时,计时可以明显提升学习效率,这个我在辅导中已经验证。 一个简单的操作,却能带来极大的回报。刚开始计时肯定会不适应, 会有多计或者漏计的情况,不要紧,习惯都是慢慢养成的。

最后,考研不是选秀节目,不相信眼泪,也没有故事,唯有坚 持与套路。

祝你备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