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自信地明白一点,无工作经验是应届生的特权,有工作 经验了那还叫应届生?
所以应届生简历不是要去凸显你多么老练多么厉害,而是表现 你和这个岗位十分匹配。我已经总结好了,应届生制作简历只需要 做好三件事,按此方法,不敢保你立拿录用通知,但简历不再被刷 是毫无疑问的。
有人把个人简历比作广告文案,产品是你自己,用户是企业主。 产品能否被用户购买,首先看广告能不能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
想要做好这份广告(简历),只需要三步走。
一 、搞清楚对方要什么人
这一步是最重要的,也往往是很多人最容易忽视的。
我看过的简历不下1000份,其中很多都制作精美,排版华丽, 有些甚至还会配上自己彩色美颜照。然而,这些简历我大部分会筛掉。
因为我要招的不是设计也不是模特,我不过是想招个销售,可 整份简历炫得我眼都花了也没找到一个打动我的点,后面再碰到那 些创意和美感齐发的简历,我已经毫无感觉了。
这就是大多数应届生制作简历时容易犯的错:不顾HR的想法。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没毕业的“菜鸟”如何摸得透“老奸巨猾” 的 HR 在想什么?
答案是,去分析他发布的招聘需求,仔细看,一个字一个字看。
招聘需求的内容总结起来无非传递着HR的三种需求,需要你根 据具体信息去提取。
1.关键需求。即明确说出来的那些具体的、专业的工作需求, 这部分需求一般是具体的、专业的名词,例如:绘制产品原型图、 制作财务报表等。
2.隐性需求。即没有明确说出或无法具体明说的需求,这部分 往往要求比较虚,例如:领导力、组织能力等。
3.筛选性需求。即具有筛选性的条件,例如:本科及以上学历、 有实习经验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关键需求和隐性需求都已 满足,筛选性需求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比如一份2017年某公司招游戏运营的启事,对岗位的描述是“您将有机会接触到世界最顶尖的游戏产品……您是业内一流运营团队 的一员,完成包括产品内容优化、数据分析和品牌营销等一系列游 戏发行工作……核心工作是听取用户心声,利用所有资源将最好的 游戏品质呈现给用户,并且根据用户需求来不断完善产品内容……”。
对岗位的要求是“专业不限,综合素质扎实,学科成绩优秀; 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逻辑思维、系统分析与 文字组织能力,能从思考事物规律中获得乐趣;热爱互联网,对所 使用过的主要互联网产品有独立和深入的见解;热爱游戏,具有各 类网络游戏经验者优先,具备英、日、韩任意一种语言的阅读能力 者优先;热爱生活,关注人性”。
以这份招聘需求为例:
关键需求为“产品内容优化”“数据分析”“品牌营销”和“听 取用户心声”。
隐性需求为“学习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逻辑思维、系统 分析与文字组织能力”“思考事物规律”“热爱生活,关注人性”。
筛选性需求为“综合素质扎实,学科成绩优秀”“具有各类网 络游戏经验,具备英、日、韩任意一种语言的阅读能力”。
不要怕麻烦,建议把这三类需求提炼成关键词写在纸上,在制 作简历的过程中,随时拿出来对比,确保你的简历能够切中HR 关注 的点。
二、想清楚自己要写什么东西
分析出HR的关键需求和隐性需求后,你需要有针对性地在大脑 中筛选自己所有的经历,作为你支撑这些需求的证据。
筛选的方法如下:
1.直接经历。找到自己能够体现关键需求和隐性需求的直接经 历,既然招的是游戏运营,优先找出你运营和营销的相关经历,比 如做过运营实习生,写过营销策划案,分析过销售数据。
2. 间接经历。如果实在找不到直接经历体现HR的需求,可以挖 掘一些能够间接体现自己能力与相关知识的事情,例如自己是某款 游戏大神,靠写字吐槽圈粉无数,是互联网产品重度用户。
3.标准能力。如果直接经历和间接经历都没有,不妨去写一些 能够体现标准能力的事情,比如曾经用3个月时间雅思得到7分(学 习能力),曾担任校报学生记者撰写10篇报道,其中获奖2篇(沟 通和文字能力),大学看过100本心理学书籍并接受过专业训练(洞 察人性)。
以上三种经历我不信你一个也想不出来,否则就别找工作了, 再成长一年积累经验吧。
三、想清楚怎么写这些东西
列出了自己要写的经历后,还要清晰、合理地将这些内容包装 在你的简历上。请注意我的用词是“包装”,而不是“堆积”。
先来看看什么叫“堆积”出的简历。
显然这份简历语言很混乱,逻辑不清,任何一个HR看到这样的 简历都会毫不犹豫地 “Pass” 掉,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总觉得自 己明明做过很多事情,简历却总通不过。
简历内容的“包装”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我总结为“STAR”法则, 即每一个经历的描述结构为:
背 景(Situation)+ 任 务 (Task)+ 行 动 (Action)+ 结 果(Result)
下面是用 “STAR” 法则“包装”后的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