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此项开通VIP专属功能,开通VIP后才可使用!
----------------- 开通后可解锁25+专属功能 -----------------
AI填报
招生要点解析
智能选科
分数线
更多功能
此功能需要购买一对一填报服务后,方可使用!

----------------- 开通后可解锁29+专属功能 -----------------
AI填报
招生要点解析
智能选科
分数线
更多功能

出国留学的意义?有没有必要出国留学?

有没有必要出国留学?    

 

我本人是一名不大不小的海归,我的海归同学们,因为各种各 样的原因出国留学。同时我在帮助同学们准备留学的过程中,又遇 到了很多同学,怀揣着不同的想法想要出国留学。基于这么多的观 察和交流,我很确定“有没有必要出国留学”这个问题的第一条原则, 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留学对于每个人的意义都不同。

 

 、留学对于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意义

 

我还记得第一次遇到我的老板,聊到各自的留学生涯,他对留 学的描述是如此简单干脆,“我来英国就两个目的,一个是拿绿卡,一个是名校身份。”因此虽然他的留学之路遇到了各种困难,过程 绝非一帆风顺,但历经打拼,他拿到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和当地 的永久居留权。“看到身边的朋友都回去了,我也很辛苦,但我总 会跟老婆说,想想咱们来是为什么,没拿到绿卡,没拿到剑桥大学 的学位,绝对不能回去。”这就是他16岁出国,学费没向家里要, 最终获得剑桥博士归国的故事。如今回到中国,虽然他还没到40岁, 已是身家上亿,事业有成了。

与我的老板不同,我也有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同学觉得留学不过 是职业发展的一个跳板,所以当他看到职场发展机会的时候,学历 或者身份的结果就变得不重要了。他在硕士第一年暑假回来的过程 中,通过一封“用户建议信”获得了当时知名社交网络产品经理的 赏识,直接越过各种流程拿到了产品团队的高薪录用函,于是他秋 季就没有回到宾大,办理了休学,开始了他的事业打拼。后来那个 公司上市后,他的期权得以套现,如今跳槽到另一家互联网公司, 拿着高薪的同时业余时间搞着小型创业,也是不亦乐乎。

这两条轨迹,都是成功的人生之路,但他们在留学过程中的选 择却是完全相反。所以留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没有标准答案,重 要的是记住自己的初衷和目标,这样才能在关键的时刻做出最正确 的决策。

然而没有标准答案,却绝对不可以没有答案。也有一些同学告 诉我,现在还没有想清楚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所以想出去看看。在 这种情况下出国,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没有目的的留学不是好留学

 

我有一位朋友,当年准备出国学金融,本科毕业以后同时获得 了英国伦敦政经学院和美国普渡大学的录取通知,因为没有真的想 清楚究竟要去哪儿,所以一度左右为难。最后她怀着美国比英国好  就业的想法,放弃了名校,而投奔了美国名气稍逊的普渡大学。然 而在她2008年研究生毕业时,美国遭遇了金融风暴,美国人都被各 种裁员,更别说刚毕业的国际学生了,于是背离了最初的目标,她 匆匆地回到了国内,却发现国内金融圈里,学历并不比关系重要多少, 她在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反而没能得到这方面的积累。只得以新人 的身份进入职场,最后和很多大学本科生回到了同一起跑线。

这就是传说中最常见的,“走一步看一步”式人生规划。由于 走一步看一步,所以很容易迷失方向,还容易走回头路,这时哪怕  腿脚再强健,也走不出个章法,更发挥不出潜力。这位同学的第一  个错误,在于把目标建立在一个不真实的假设前提下,那就是美国  毕业容易在当地留下,而没有从以下两方面评估这个“留在美国” 的目标。

1.对于她是不是足够重要,如果是的话,哪怕拿一个没有薪水 的实习,也应该先在当地工作一段时间,克服困难也要留下。

2.实现的可能性是否大,不确定因素多不多。事实上哪怕没有 经历金融危机,美国金融业也不轻易招募大批国际学生。所以从一 开始这个目标设定本身和她当时的状态,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 段留学日后出彩的概率较小。


但是中国学生里,找不清楚个人定位,看不清未来形势,摸不 准自己所适合方向的人是多数。从小在独木桥上打拼过来,学校、 家长和老师都告诉自己这条是唯一的路,不用考虑选择的问题,只 需考虑努力的程度。于是伴随着和同龄人竞争所带来的安全感,你 就一直回避做出对自己负责的选择,直到上了大学,就好像是一直 在游泳池学游泳的人突然进了汪洋,不知道要向何处游、怎么游, 你搞不清楚人生的意义,不知道大学的价值,更不知道毕业以后要 做什么,甚至多半连大学专业也是蒙着眼睛,基于各种假设或父母 的建议选择的。

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也是一种能力,不是一夜顿悟就能熟练掌 握的。处在懵懂状态选择留学,就和很多学生选择考研或者选择一份 安稳的工作一样,并不是一次主动的选择,而是一次对自我反思的回 避,希望把最困难的问题留给未来和未知来解决,当有外力逼迫时再 自己解决,而这个根本性问题就是“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三、寻找意义和目的的方法

 

当我们意识到意义不是别人给的,而需要自己找出来的时候, 我们就应该清楚,人生每个节点都面临着重要决策,每个阶段都需 要认真规划。我的同学做留学决策时常用以下三个步骤,这三个步 骤能指导你回答:出国还是不出国、去哪个国家、什么时候去、学 什么专业等,在这一系列选择之后,出国的意义就逐渐清晰起来了。

第一步:通过回顾阅历,测试挑战,听取意见,定位自己。


无论是职业规划还是教育规划,最大的难点不是向外分析就业 形势或者专业热门程度,或者被学校录取的难易程度。最大的难点 是向内分析,究竟这个专业是不是我想要的,在这个地方以这种形 式学习,是不是能激发我最大的潜力,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想 要什么,能做到什么,能做好什么。

认识自己,首先,是认识以前的自己。年轻人不知道自己有多 么善于忘记,很多次已经发现了自己的长项,有了很出彩的表现和 令人骄傲的成绩,却又忘了其实这可以打造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有时候随波逐流惯了,自己并没有挑选最能挑战和体现自己强项的 事情去做,而是按部就班地做被要求的事情和工作,以至于哪怕自 己是有特点有专长的,也在平庸的过程中丧失了对自己骄傲感的回 忆。因此我建议想要定位自己的同学,拿出一张纸,回忆过去的 三五年中,哪三件事你做得最有成就感,以至于你当时有一种这件 事别人都比不上我的冲动,找到这三件事,然后分析它们背后所体 现出来的你的优势和特点。

其次,就是通过自己设定的挑战来测试。比如一方面说自己不 适合中国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从来不选小班研讨课,也没参加过 出国的夏令营,也没进行过交换生学习,甚至没有主动做过独立的 论文研究和课题展示,如何能判断自己更适合海外的教学模式呢?

再次,听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没有人能够完美地认识自己, 正如没有镜子,我们可能连自己的脸都洗不干净。真诚的、有经验的、 专业的人的意见,很多时候反映了自己所看不到的那一面。然而有  时因为信任没有建立,别人不敢评价,有时因为同学好胜心太强, 不愿意听不好的,反而只想反驳和争辩,于是错失了对自己加深了 解的机会。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个受不了批评的人,就失去了借助别人力量进步的可能。

第二步:增加体验,向过来人请教,让理想落地。

很多时候最可悲的地方不是实现不了理想,而是实现以后发现 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为了避免这种订立目标时假大空的倾向, 我的建议是去看看那些觉得自己已经实现了目标的人是什么状态。 在寻找意义时,坚决杜绝闭门造车,可以进行目标学校走访、目标 学校校友访谈,看看出国进了那个学校,究竟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 搜集更多关于理想的现实资料,让理想落地。比如你想要做一名老师, 暑假就可以先去支教或者兼职教书体验一下;比如你想进宾夕法尼 亚大学读书,就来和我聊天,问问那里学习和生活真实的状态是什 么样子。只有当理想落地变成丰满的认识时,这个理想才能被分析 和分解,而目标分解成小的任务,才可能被实现。

第三步:算清成本,责任自负。

出国留学从成本面来看,首先包括直接经济成本:留学学费、 留学生活费、留学申请费用、语言学习费用等,然后是直接时间成本: 出国读书的时间、申请留学的时间、提高语言成绩的时间等。

然后还有机会成本的经济部分,留学期间没有工作,大学准备 留学期间没有兼职所以少挣的钱;以及机会成本的时间部分,原来 可以用来工作、旅游或者课余玩乐的时间现在用来准备留学。

所谓风险自担、责任自负原则,就是当你清楚地算出来这些成 本以后,评估自己留学的预期收益乘以获得这个预期收益实现的概 率,仍然是大于成本总和的时候,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没问题,

留学是一个合理的决定。

如果说经济成本对于大部分中国孩子不能感同身受的话,那么 时间成本,则是真真正正每个人要付出的开销。所以找张纸,把能算出来的成本写在左边,把出国的目标写在右边。假如你经过对比, 感觉这个成本太高了,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来留学,这个投资风险太 大了,那么就有两种选择。

1.讨价还价:选择一个成本更低的留学方案,比如申请奖学金, 比如选短期的项目,比如申请容易上的大学,缩短准备的时间。

2.要赠品或者换东西:选择一个收益更大的留学方案,比如同 样开销,不如去个名校,或者既然出去,不如在外面把钱挣了再回来, 或者其他。

以这三个基本步骤为“道”,辅助着一些工具为“技”,我们就 能做出自己的教育和职业发展的规划。有了规划和目标的留学生,就 像是走上跑道的运动员,他们绝对不会跑一步看一步,而一定是放出 自己全部潜力地跑;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释放出了自己全部的 潜力,最充分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才可能实现更完整的自我。

再回到那个问题,有些朋友说,我出国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在 国外全新的环境下挑战和生活,确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想得到什么。

出国寻找意义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采取先穷尽低成本的方法。 在交换学习、经验请教和测试挑战等环节之后,清楚用留学的时间 和金钱成本来实现找人生意义这个目标对于个人是划算的、值得的。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鼓励你去继续发现自己的可能性。但是记住, 一旦增加体验、寻找自我本身成为目标,就要牢记这个目标,如果 出国以后没有去尝试体验更多新的生活方式,而是在中国学生圈宅 着,放假不打工,社交活动不参加,还不能开放学习国外文化,一 天到晚在家刷微信刷微博……那么这个目标就一定是定错了,这个 留学的意义对自己也就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