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专业是学生由原专业转入另一专业学习的简称。每年都有很多同学因为对填报的专业课程实在不感兴趣、志愿被调剂、有计划的“曲线救国”(考的分数不够,先报考该校分数低的专业,再通过转专业就读心仪专业)、学习跟不上等各种因素,对自己报考的专业并不满意。这时候,转专业就成了学生们的“救命稻草”。
(一)允许转专业的条件及要求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2017年)第41号]第二十一条规定:
(1)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不得转专业。
(2)学校应当制定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办法,建立公平、公正的标准和程序,健全公示制度。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需要适当调整专业的,应当允许在读学生转到其他相关专业就读。
(3)休学创业或退役后复学的学生,因自身情况需要转专业的,学校应当优先考虑。
根据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部门的相关精神和制度,许多高校放宽了转专业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转到自己心仪的专业学习。
总体上来看,大多数高校转专业的条件基本相似,总结如下,同学们可以做个大致参考。具体到自己就读的学校,以本校相关转专业规定为准。
(1)学生确有专长,本人申请,由所在专业推荐,经转入专业考核证实,转入该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2)学生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
(3)学校认为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但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者,本科三年级及其以上或专科二年级及其以上者,自费转入公费者,无正当理由者,均不得转专业。一般须报学校教务部门审批或备案。
当学生的现实情况符合国家关于允许转专业的规定后,通常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以免做无用功。
(1)成绩要求。有一些学校对转专业有一定的成绩要求,比如不挂科,或者成绩排名在多少名以内等。比如规定只有平均学分绩点在同专业同年级学生的前10%的学生才可以申请转专业。
(2)人数限制。由于转专业涉及学院之间的协调问题,有些学校会严格限制转专业的人数,严格限制热门专业的人数,比如规定各学院接收转专业人数控制在全年级学生总人数的5%—15%之内。
(3)年级限制。大多数高校要求大一下学期才可以报名转专业,进入大二后则增加了不少限制,大三、大四可转专业的高校更是寥寥无几。
(二)不允许转专业的情况
转专业当然不是想转就转,它有许多限制条件,未达到规定的学生是无法申请转专业的。
(1)未在原录取学校报到入学、注册和入学未满一学期的;
(2)招生时国家已有明确规定不能转专业的本、专科学生,含外国语保送生、定向生、国防生、小语种、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学生、免费师范生等;
(3)招生时有特殊要求的本、专科学生和非经全国统一高考招收的特殊录取类型学生(含专升本、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单独招生、注册入学、中职推荐免试);
(4)由低学历层次转入高学历层次;
(5)保留入学资格、保留学籍、休学期间的;二次以上(包括二次)转专业的;
(6)应予退学或应受到开除学籍处分的;
(7)处于毕业学年的;
(8)其他规定不能转专业的情形。
(三)转专业的弊端和风险
转专业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跳出当前专业,转到自己与兴趣爱好更符合、更喜欢的专业学习。但是转专业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和风险。对于此,同学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1.学习压力增大。想要转专业的同学不仅要学好当前专业的所有课程,保证不挂科,并取得较好的成绩,还要自学补齐目标专业第一学期的专业基础课程,加上要准备面试面谈等,这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会大大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压力。
2.所转专业不一定适合自己。有很多同学盲目申请转专业,缺乏对目标专业的充分调研,结果在转完专业之后发现新专业还不及自己之前的专业,自己在新专业学习更加吃力,甚至有的同学觉得新专业更不适合自己。
3.转专业成功率不高。有了可转资格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好专业、热门专业有一定的人数限制,想转的人又多。想成功转专业,首先,要成绩够突出;其次,笔、面试要通过,难度很大,大多数学校转专业的成功率不到5%。
大学转专业并不容易,尤其是转到热门专业就更不容易,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充分调研目标专业的情况,做好充足的调查后再做决定。
(四)怎样提升转专业的成功率?
1.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首先确定自己是真的想转专业还是看着别人转而盲目从众,要仔细思考自己对当前专业的了解、兴趣程度和未来的职业规划,确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转专业。
2.研究目标专业:参考学校的官方网站、教学计划和学生手册等资料,仔细了解自己想要转入的专业,包括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前景和相关要求等。
3.咨询辅导员或指导老师:与院系辅导员或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向他们咨询关于转专业的具体流程和要求,以及可能的影响和挑战。
4.了解转专业的条件和要求:每个学校的政策都有所不同,有些学校要求学生在本专业成绩优秀,才能申请转专业;有些学校则允许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自由转专业。因此,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学校的相关规定,了解转专业的具体条件和要求,要确保自己符合转专业的条件。
5.提交申请:在了解转专业的政策之后,按照学校规定的流程和时间节点,准备好所需的申请材料。一般来说,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申请书、成绩单等。其中,个人简历需要详细介绍自己的个人信息、学习经历和兴趣爱好;申请书则需要明确表达自己对新专业的热爱和转专业的理由;成绩单则需要证明自己在原专业的学习能力和表现。然后将申请材料提交相关部门
6.考试或面试:有些学校在审批转专业申请时,会要求学生参加面试或考试。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考试则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因此,学生需要提前了解新专业的课程设置和知识体系,以便在面试和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面试或面谈中,要清晰表达自己的理由和动机,展示自己的积极态度和适应能力。
7.等待结果:一般来说,学校会在一定时间内对申请进行审核,并通知申请结果。耐心等待学校的通知,如有需要,可以向学校咨询申请进展情况。
8.接受或拒绝录取:如果申请成功,学校会发出录取通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最终意愿决定是否接受。如果被拒绝,也不需要气馁,可以考虑其他备选方案,如继续努力学习当前专业或考虑其他学习目标专业的机会,如选择双学位、辅修第二专业、旁听等。
(五)转专业失败怎么办?
大学转专业的成功率并不高,绝大多数人不能成功转专业。如果转专业失败,也不需要气馁,毕竟对学习原来的专业不会有影响,继续原专业的学习就好。同时可以考虑其他备选方案,如选择辅修双学位、辅修第二专业、选修喜欢的专业、考研报考喜欢的专业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辅修双学位。在本科学习期间,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跨学科门类辅修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规定要求后同时获得另一学科的辅修学士学位,既满足了自己对喜欢专业的求知欲,双学位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