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高校2025年的高校专项计划简章陆续出炉,西北工业大学作为 “国防七子” 之一,其招生政策的每一处变化都备受关注。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盘一盘西北工业大学 2025年招生专业的那些新变化。
招生对象
高校专项“筑梦计划”主要招收边远地区、原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等县(含县级市)及县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品行端正、自强不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申请报考考生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2025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注: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2024年和2025年西北工业大学高校专项招生专业(类)
年份 |
招生专业(类) |
2024 |
能源动力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海洋工程类、材料类、机械类、力学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生物技术、生态学、建筑学 |
2025 |
航空航天类、海洋工程类、材料类、工程力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生物技术、生态学、建筑学 |
招生专业数量 “瘦身”
从数据来看,西北工业大学2025年共有11个招生专业(类),相较于2024年数量上减少了3个。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变动,背后反映的是学校招生布局的深度调整。去年还在招生的能源动力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机械类、力学类,今年都退出了招生舞台。
与此同时,航空航天类和工程力学两个专业强势加入。西北工业大学向来在航空航天领域建树颇丰,新增这两个专业,也凸显了学校在相关领域的持续深耕,和对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
大类招生成 “主流”
在今年的11个招生专业(类)中,有7个专业实行按大类招生,占比高达63.6%。这种招生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入学初期学生无需锁定具体专业,而是在学习大类基础课程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各专业方向,再结合自身兴趣与优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对考生意味着什么?
对于有志报考西北工业大学的考生来说,这次招生专业的调整,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新增的航空航天类和工程力学专业,为对航空航天领域感兴趣的考生,开辟了新的报考方向。
与此同时,大类招生模式要求考生和家长,提前做好规划,深入了解各个大类所涵盖的专业方向,结合学生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做出更科学的报考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