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此项开通VIP专属功能,开通VIP后才可使用!
----------------- 开通后可解锁25+专属功能 -----------------
AI填报
招生要点解析
智能选科
分数线
更多功能
此功能需要购买一对一填报服务后,方可使用!

----------------- 开通后可解锁29+专属功能 -----------------
AI填报
招生要点解析
智能选科
分数线
更多功能

东北林业大学2025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常见问题答疑

Q你校高校专项计划的招生专业有哪些?
  东北林业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专业为林学类(含林学、森林保护)、木材科学与工程、材料类(含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农林智能装备工程、车辆工程、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类(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土木工程、交通运输类(含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
  Q往届生可以报名高校专项计划吗?
  不限制应届生、往届生。
  Q报名限制文理科或选考科目吗?
  东北林业大学高校专项计划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要求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在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要求为理科。
  Q如何确定我是否符合高校专项报名条件?
  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由各省(区、市)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考生可根据各省市招办发布的相关规定,查看具体实施区域。
  Q你校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是否分省计划?
  东北林业大学2025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106人(最终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学校将根据各省入选资格考生人数、生源质量等因素,确定具体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并通过学校本科招生信息网公布。录取时,学校可根据各省入选资格考生报考情况及生源质量,对招生计划在省份间进行适当调整。
  Q报名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报名系统于2025年4月1日00:00开放,于2025年4月20日24:00关闭(关闭时间为报名系统统一设置)。
  Q报考高校专项计划需要注意什么?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Q你校高校专项计划限报几所高校?
  为更多满足考生志愿,东北林业大学高校专项计划限报20所高校。
  Q报名材料需要在系统哪里上传?
  完成个人基本信息填写后,点击报名系统主页面左侧栏目“高校专项计划”一项,按照系统提示步骤在“附加材料”一步中上传简章要求材料的照片(JPG或JPEG格式),请注意提交照片的清晰度和大小。东北林业大学进行资格审查时主要通过考生在“附加材料”里上传的材料进行。
  Q上传材料中的自述报告是否必须手写?
  不是必须手写。
  Q“确认志愿”是什么?
  在报名系统内填报完学校志愿后,要在确认志愿处确认你选报的学校。东北林业大学确认志愿时间截止到2025年4月21日24:00,未确认志愿的考生报名无效。
  Q你校高校专项计划需要参加学校的测试吗?
  东北林业大学2025年高校专项计划不安排学校测试。
  Q你校高校专项计划填报志愿时需要交费吗?
  东北林业大学2025年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等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组织或委托任何机构、个人开展任何形式的考前培训、辅导等类似活动。请各位考生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Q你校高校专项录取有降分优惠分值吗?
  对于报考东北林业大学的入选资格考生,高考投档成绩须达到生源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按相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确定的特殊类型招生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东北林业大学将根据各省(区、市)招生计划,按照考生投档成绩和专业志愿,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专业志愿间不设级差。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所填报专业须符合东北林业大学高考选考科目要求。如果该省高校专项计划存在缺额计划,东北林业大学不降分录取。
  Q你校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录取分数有参考价值吗?
  往年高校专项计划录取的分数和对应排名仅供参考,请结合多年度数据、区域竞争、专业热度及个人条件综合判断。
  Q你校2025年高校专项计划入选资格初审名单何时公布?
  2025年5月25日后考生可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查询初审结果。初审合格考生名单将在东北林业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和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东北林业大学不再通过书面或电话通知本人。
  Q东北林业大学对高校专项计划的学生是否有资助政策?
  东北林业大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勤工助学和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绿色通道”为主体,“牵手”奖学金和“牵手”励学金等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助力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