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时间
福州大学创办,校园座落在福州市西郊闽江之滨。福州大学坚持理工结合和多学科发展的指导方针,以厦门大学部分专业和专门化为基础,设立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无线电工程、土木建筑工程、采矿冶金工程等9个系,分设数学、计算数学、物理学、无线电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铸造、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器、无机物工学、基本有机合成、工业企业电气化、力学、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采矿工程、冶金工程等17个专业。三年困难时期,福州大学压缩规模,调整合并科系,全校保留5个系、10个专业。
停止招生。
华侨大学的土木建筑工程系并入福州大学,新设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水电工程、道路与桥梁3个专业;以原福建师范学院数学、物理两系为基础,增办教育系,设数学和物理两个专业,同时恢复矿冶系。
福建师范学院恢复,改名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教育系全部移交福建师范大学。
创办轻工系,设置轻工机械、食品工艺和食品包装3个专业;
华侨大学恢复,福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的一部分转到华侨大学,另一部分仍留该校,维持原建制。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分别与国家电力部、煤炭部实行联合办学和长期协作办学。学校受省、部双重领导。
成立福州大学夜大学。
增设工业管理系,下设工业管理工程专业和工业企业管理专业。
增设财经学院,设会计、计划统计、商业经济3个系,并把工业管理系并入财经学院。
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 。
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学校被评为“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
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获批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院校。
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福州大学光催化团队申报的2016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即“111计划”)——“能源与环境光催化创新引智基地”通过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获国家首批地方高校“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立项。
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批准福州大学“绿色石油化工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21个引智基地作为建设项目 予以立项,这是福州大学第二次入选“111计划”。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福州大学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入选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福州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决定“十三五”期间新增一批共建高校,福州大学入选。
福建省首家双授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福州大学梅努斯国际工程学院,在旗山校区图书馆博学厅举行揭牌成立仪式。
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福州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龙岗区华为总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