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时间
华南理工大学(前华南工学院)正式成立,由当时的中山大学工学院(土木、化工、机械、电机、建筑5系)、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土木、机械、电机、建筑4系)、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土木、电机2系及有关科)、广东工业专科学校(化工、机械、水利3科)4院校为基础,会同湖南大学化工专业、广西大学化工专业、南昌大学化工专业、武汉交通学院公路桥梁专修科(后并入武汉大学)、武昌中华大学化工系部分(现武汉大学)组建而成,汇集了当时中南地区所有最为优秀的工科院系,奠定了华南理工大学深厚的工学学基础。
华南工学院的水利学科、专业、师生和设备调入组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00年合并到武汉大学)。
华南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热力发电厂装置专业、电机工程系的发电厂配电网及配电系统专业、水利工程系的中小型水力发电站专业、电机系发电站变电所电机专修科调至武汉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
华南工学院铁道专业调至长沙组建长沙铁道学院(2000年组建合并成立中南大学)。
华南工学院无机物工学专业调至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前身)。
华南工学院水利系(科)调至武汉组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2000年合并到武汉大学)。
华南工学院测绘专业的师资、设备调往武汉组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000年合并到武汉大学)。
由当时的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交通大学三所院校的电讯工程专业合并在四川成都组建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
华南工学院恢复电讯工程系(无线电系)
华南工学院分割成华南工学院和华南化工学院。
华南工学院被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当时著名的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华南工学院和华南化工学院合并为华南工学院。
文革期间被拆分成华南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
华南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均位列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俗称的88所全国重点大学)
华南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工学院。
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
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
在全国高校开部省共建之先河。
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首批进入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
成立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实行新一轮部省重点共建,学校进入首批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985工程”)行列
教育部、广东省政府决定在“985工程”二期建设中共建华南理工大学。
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17所首批试点高校之一。
教育部、广东省决定继续重点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进程。
华南理工大学与兰卡斯特大学合办的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孔子学院揭牌成立。
华南理工大学和国家汉办、美国爱达荷大学合作建立爱达荷大学孔子学院成立。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成立。
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学校与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共建6个学院。
加入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
华南理工大学和奥迪汽车公司、因戈尔施塔特市政府、因戈尔施塔特工业技术大学合作共建德国奥迪因戈尔施塔特孔子学院
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华南理工大学位列“十三五”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
入选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的“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