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创建,设机械、电机、无线电、化工、数理5个系。
创办时间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生转入北工大后,增设土建系。下半年,数理系停止招生进行调整,1965年恢复。
学校有机械、电机、无线电、土建4个系招生,原化工系停办。
北京工商管理专科学校并入北工大,在北京宣武区牛街南横西街该校校址设北工大预科,后改称新生部,于1986年撤销。
学校调整系的设置,设机械工程学系、工业自动化系、无线电系、土木工程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系、应用物理系、计算机科学系、应用数学系、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热能工程学系、管理工程学系、建筑学系。
北京工业大学被列为市属重点大学。
学校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成立研究生部(2011年成立研究生院)。
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原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并入北工大,该院6个系和北工大管理工程学系合并调整为管理工程学系、对外经济贸易系、应用经济系,至此全校共14个系。
学校成立成人教育学院。2003年,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2004年,继续教育学院与工大分部进行教育资源整合,整合后工大分部办学主体为继续教育学院(称为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西区),同时成立学校后勤集团西区管理中心,负责整个西区的后勤服务保障。
北京计算机学院并入北工大,成立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在北京西三环北路原校址办学。
北工大尝试教育改革成立实验学院。2000年,起实验学院由学校与民营企业合作办学。2004年7月,实验学院终止与民营企业合作办学的协议,从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迁至北京市朝阳区管庄校区,与北京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调整合并为学校全资直属二级学院性质的实验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跻身国家21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行列,成为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
迁入校本部与北工大原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计算中心合并组建计算机学院。
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水利电力函授学院并入北工大,成立北京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分部,均为学校的异地办学机构。
原北京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并入北工大,成立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首批高校入选“北京高等学校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
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被教育部评为“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成立,由北京工业大学与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联合举办。
北京工业大学樊恭烋学院成立。该学院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区,采用独立的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工程领域的领军人才。
入选首届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成立,学校学部制改革正式启动。
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成为京港大学联盟创始成员。
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