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此项开通VIP专属功能,开通VIP后才可使用!
----------------- 开通后可解锁25+专属功能 -----------------
AI填报
招生要点解析
智能选科
分数线
更多功能
此功能需要购买一对一填报服务后,方可使用!

----------------- 开通后可解锁29+专属功能 -----------------
AI填报
招生要点解析
智能选科
分数线
更多功能
教育部2111国重
  • 北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
  • 特殊招生: 高水平运动员
  • 招生批次: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
  • 电话:010-88816254;010-88816481

历史沿革

  • 1941年01月01日

    创办时间

  • 1941年3月

    为了加强与苏联的交流合作,在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三分校成立俄文队;之后发展为俄文大队(下属一、二、三队)。

  • 1941年12月

    俄文大队转为延安军事学院俄文科。

  • 1942年6月

    军事学院俄文科调整为军委俄文学校。

  • 1944年6月

    学校增设了英文系,因此改名为延安外国语学校。

  • 1946年1月

    抗日战争胜利后,延安外国语学校师生分批离开延安,前往东北、华北解放区。到达张家口的部分延安外国语学校师生,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内成立外语系。

  • 1946年6月

    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的外语干部训练班师生转入华北联合大学,与华北联大的外语系一起成立外国语学院。

  • 1946年12月

    因战争学校转移至冀中束鹿县路过村。

  • 1948年5月

    学校迁至河北省正定县。

  • 1948年6月

    以华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的师生为基础成立外事学校,校址在冀中获鹿县南海山村。

  • 1948年8月

    华北联合大学与北方大学合并,改名华北大学。联大的外国语学院与北方大学的外文班合并为华大二部外语系。

  • 1949年6月

    华北大学二部外语系与外事学校合并,学校改名为外国语学校。

  • 1949年10月

    北京俄文专修学校成立,附属于中共中央编译局。1955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俄文系并入北京俄语学院。

  • 1951年2月

    外国语学校俄文部并入北京俄文专修学校。

  • 1952年3月

    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内成立留苏预备部。

  • 1953年

    外国语学校第一次参加“全国统一招生”,学制由三年改为四年。

  • 1953年2月

    外国语学校成立西班牙文组,与德法文组合为德西法文系。

  • 1954年8月

    外国语学校改称北京外国语学院。在教学方面学习苏联,进行实践、创新,逐步建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

  • 1955年6月

    北京俄文专修学校改为北京俄语学院。

  • 1956年8月

    北京大学波兰语、捷克语班调整到北京俄语学院,成立波捷语系。

  • 1956年9月

    北京外国语学院增设罗马尼亚语专业。

  • 1959年2月

    北京外国语学院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设有六个系八个专业和一个留苏预备部。

  • 1959年9月

    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

  • 1960年9月

    留苏预备部撤消,成立外国留学生办公室。

  • 1962年8月

    亚非语系正式成立。德语系与东欧语系合并。

  • 1966年6月

    文化大革命开始,被迫停课,停止招生。

  • 1970年4月

    北外迁校至湖北沙洋,办“五七干校”。

  • 1971年8月

    招收工农兵学员。

  • 1972年8月

    全校迁回北京。十年间,学院承担了编写《汉英词典》、《汉德词典》、《西汉词典》等18部词典的编写任务,并列入了国家出版计划。

  • 1977年7月

    恢复经过考试的统一招生。

  • 1978年

    学院恢复了研究生教育,开始招收研究生。北外成为中国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

  • 1981年11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6个专业为硕士学位授权点,英语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北外因此成为中国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

  • 1981年12月

    外国留学生汉语进修部正式建立。

  • 1983年6月

    开办夜大学,学制三年,设有英、俄、德、法、西、日、阿等语种。

  • 1983年9月

    开办“国际文化交流班”。

  • 1984年3月

    成立“外国语言研究所”和“外国文学研究所”。

  • 1984年9月

    联合国译员训练班独立建制,改为联合国译员培训部。

  • 1984年9月

    外国留学生汉语进修部与直属中国语文教研室合并为汉语部。

  • 1984年9月

    建立“土尔其语”专业,至此全院共设有28个语种。

  • 1984年10月

    函授部开办。

  • 1985年

    增设对外汉语和图书馆信息管理两个专业,并于当年开始招生。

  • 1985年9月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和“出国人员培训部”建立。

  • 1985年10月

    成立英语二系。

  • 1994年

    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 1998年

    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和中文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国际交流学院。

  • 2001年

    在原英语系的基础上成立了英语学院,现包括英语系、外交学系、新闻与传播系和法律系。

  • 2001年

    国际商学院、大英部成立。

  • 2002年

    国际商学院经济管理学科群被确定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学科。

  • 2002年

    英语语言文学再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德语语言文学获批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原东欧语系更名为欧洲语言系并增设芬兰语本科专业;国际商学院专业增多,开设金融、工商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并招生

  • 2003年

    和教育部考试中心签署协议将“北外英语翻译资格证书考试”项目更名为“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NAETI)。

  • 2003年

    增设斯洛伐克语专业,下设于欧洲语言系。

  • 2005年

    欧洲语言系增设荷兰语本科专业。

  • 2005年

    承办比利时布鲁塞尔孔子学院和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同时亮相。

  • 2006年

    英语学院的法律系、外交系经过不断发展,组建法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同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 2006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增波斯语、印地语等10个本科专业。

  • 2007年

    在原社会科学部的建础上,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院。

  • 2007年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正式成立,同年该院的希腊语和挪威语开始招生。

  • 2007年

    孔子学院工作处正式成立,为中国高校第一家专门指导孔子学院建设的处级工作机构。

  • 2008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易学与儒学研究中心”成立。

  • 2008年

    在原大学英语部的建础上,组建专门用途英语学院,为非英语专业各院系提供高层次的大学英语教学。

  • 2011年

    增设孟加拉语、乌兹别克语、哈萨克语、祖鲁语、拉丁语等5个语种。

  • 2011年5月

    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 2011年6月

    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成立。

  • 2011年6月

    北外“非通用语本科教材建设工程”被正式列入“985”平台学科建设项目

  • 2012年5月

    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建立国内首家高校战略共同体,双方将互为“第二校园”,互相开放相关课程等。

  • 2012年6月

    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成立。

  • 2017年9月

    入选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 2017年9月29日

    发起成立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 

  • 2019年3月16日

    北京外国语大学原“西葡语系”正式升格为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学院)。 

  • 2019年9月23日

    成立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

  • 2019年12月26日

    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