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时间
以清华大学石油系、化工系为基础,汇聚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的石油石化等系科,创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北京石油学院。
跻身国务院确立的64所“全国重点大学”行列。
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学校迁至山东东营,更名华东石油学院。
在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内成立研究生部。
更名“石油大学”,校本部设在北京,由石油大学(北京)和石油大学(华东)两部分组成。
石油大学(北京)恢复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
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行列。
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归教育部直属管辖
成立研究生院。
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化学工艺等5个二级学科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教育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共建石油大学的协议。
石油大学更名“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大学(北京)也相应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转化创新平台项目”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工业催化”学科和“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在石油石化领域优势突出。
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的科研成果“复合离子液体碳四烷基化生产高品质清洁汽油新技术”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教育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包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协议正式签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成立北京工程师学院暨全国示范性联合培养基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在乌鲁木齐成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世界能源大学联盟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成为首批“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