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时间
清政府于南京创立暨南学堂。
更名为“国立暨南学校”。
暨南学校从南京迁到上海的真如。
改商科为商学院,并增加农学院、文哲学院、自然科学院、社会科学院和艺术院五门,将暨南学校扩充为当时唯一的华侨大学——国立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迁到上海公共租界。
上海租界为日本军占领,暨南大学迁到福建建阳。
国立暨南大学从福建建阳迁回上海。学校恢复法学院,增设新闻学、人类学两个系,共有四个学院,十七个系,一个学组。文学院、法学院设在宝山路,商学院、理学院和校部机关设于东体育会路。
暨南大学恢复为华侨高级学府,原有文、法、商及理学院分别并入复旦及交通大学,地理学系并入南京大学(前身为中央大学),人类学系并入浙江大学。暨南大学暂时停办。1950年,暨大仍存在,但无学生。
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
“文革”开始,暨南大学停止招生。
暨南大学被撤销。
暨南大学再度复办。
学校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
成为全国高校中第一批具有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并入暨南大学,与暨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系及预科部合并组建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11工程)。
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暨南大学成为首个“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
暨南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
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
获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三方签订了部部省共建暨大协议。
暨南大学研究生院成立。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首次入选国家“111计划”。
入选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在东京成立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日本教学点,首次在日开设硕士班。
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入选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的“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华南地区第一所专业电影学院——暨南大学珠江电影学院成立。
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共同建设暨南大学的意见》,决定共同建设暨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