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1日
山东大学在威海建立分校。
1991年7月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ES系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2年9月4日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和韩国富川大学结成姊妹学校。
1997年4月16日
山东大学与台湾冯定亚博士等人士在分校合作建立“山东大学孔子国际学院”。
2003年7月8日
山东大学韩国学院(现东北亚学院)成立。
2006年6月28日
山东大学与威海市政府签署“十一五”期间共建协议。
2008年11月3日
韩国“世宗学堂”成立。
2009年2月10日
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将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于2008年12月24日发现的临时编号为2008YM9的小行星永久编号为207931。这是中国大陆高校望远镜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
2011年11月22日
威海分校改名为“山东大学(威海)”,校内称“威海校区”。
2012年3月5日
韩国大学发明协会及韩国KYK株式会社与学校创业孵化园合作。
2012年3月8日
山东大学威海政府法制研究中心成立。
2012年4月7日
“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威海联合观测站”成立。
2012年5月
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暨威海市天文台)获评首批山东省“四星级”科普教育基地。
2012年9月20日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正式更名为山东大学(威海)(英文名ShandongUniversity,Weihai)。
2012年9月23日到30日
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斯威本国立科技大学和迪肯大学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
2012年11月底
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暨威海市天文台)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期为2012-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