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大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医学教育、科研、临床方面的专家,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286人,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8人(统计截止至2023年11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88人,博士生导师96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0人。
拥有3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68个省部级设置的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研究(室、中心)。
与100多所海外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有40余所为战略合作伙伴。与10余所协议学校建立了MD-PhD项目,与8所亚洲院校联合开展公共卫生及口腔医学领域的“亚洲校园”合作项目;设立了40余个短期交流项目,包括33个临床海外轮转项目和9个境外暑期学校及实习项目,2个虚拟在线国际交流项目和若干海外奖学金项目,搭建起国际医学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在国际科研合作方面,医学部与多个国际合作伙伴建立了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国际联合研究平台,该平台被科技部认定为“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牵头成立“中国-东盟高校医学联盟”,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医学院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在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助力构建区域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紧密围绕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科技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以“四个面向”为指引,充分利用北京大学综合学科优势,以“临床医学+X”为抓手,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医疗服务、人才队伍等方面守正创新、持续探索。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全国医学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攻关,实施构建“高峰学科引领科技攻关+青年科技中坚力量培养+初期青年人才孵育”三级联动的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体系;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医理念,打造医疗卫生高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着力拓展新空间,怀密医学中心规划用地约1160亩,其中一期712亩,于2023年底开工建设,同时挖掘和优化现有空间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