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此项开通VIP专属功能,开通VIP后才可使用!
----------------- 开通后可解锁25+专属功能 -----------------
AI填报
招生要点解析
智能选科
分数线
更多功能
此功能需要购买一对一填报服务后,方可使用!

----------------- 开通后可解锁29+专属功能 -----------------
AI填报
招生要点解析
智能选科
分数线
更多功能
教育部2111国重
  • 江苏徐州市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
  • 特殊招生: 高水平运动员
  • 招生批次:本科普通批
  • 电话:0516-83591555 0516-83591666

院系

院系设置

中国矿业大学学院介绍

目    录

矿业工程学院 School of Mines

安全工程学院 School of Safety Engineering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School of Mechanics & Civil Engineering

机电工程学院 College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School of Information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Geosciences

化工学院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环境与测绘学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 Science & Spatial Informatics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管理学院 School of Management

理学院 School of Science

文学与法政学院 School of Literature, Laws & Politics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体育学院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艺术学院 School of Art & Design

电力工程学院 School of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孙越崎学院 Sun Yue-qi Honors College

国际学院 International College

应用技术学院 College of Applied Science & Technology

 

矿业工程学院
School of Mines

矿业工程学院现设采矿工程系、交通运输系、工业工程系、露天开采与边坡研究所,拥有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设有矿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采矿工程、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2个博士点,采矿工程、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3个硕士点,矿业工程、工业工程2个工程硕士点,采矿工程、工业工程、交通运输3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10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29人,副教授30人。现在校学生2257人。近年来,学院承担和完成了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近80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生就业去向好,其中升学率达30%。

咨询电话:83590555         联系人:曹薇 于娜

安全工程学院
School of Safety Engineering

安全工程学院现有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安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消防工程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博士点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安全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拥有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承担了“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任务。在矿井瓦斯防治、火灾防治、安全监测监控和通风与防尘等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19人。近几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0多项。获得12项国家级科研奖励,70多项省部级奖励,两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已与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波兰、英国、德国等国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咨询电话:83590522         联系人:钱雄(副书记)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School of Mechanics & Civil Engineering

学院现有教师18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美国工程院院士1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教授50人,博士生导师40人,副教授60人。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建筑学、工程管理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五个本科专业,在读本生科2400余人、研究生900余人。

学院有3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4个江苏省教学科研平台、2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点、3个江苏省特色品牌专业、3个江苏省重点专业、 10个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1个二级硕士学位授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点、1个拥有IPMP(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培训与认证资格专业、4个院实验室和1个图文信息中心。

学院为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和格里菲斯大学、美国阿德莱德大学等高校签订有联合办学协议,采用“4+1”、“3+1”或“2+2”的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

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第一位,近五年来,学院每年都有学生被评为全国土木工程优秀毕业生,学生多次在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国际数学建模竞赛等各专业比赛中获大奖。历届毕业生以其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赢得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毕业生供不应求,近五年各专业本科就业率均达到100%。

咨询电话:0516-83590602 联系人:戎 辉(副书记)

机电工程学院
College of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机电学院设有机械设计系、机械电子系、机械制造系、测控技术系、工程图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拥有国家能源煤矿采掘机械装备研发(实验)中心,2个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煤炭工业重点实验室;拥有机械设计及理论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机械工程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1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江苏省精品课程;机械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教职工145人,博士生导师21人,教授22人,有30多人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或资助。近年来,学院大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近300项,毕业生就业率99%以上。

咨询电话:83590767    联系人:许娟(教务科长)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School of Information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79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35人、副教授71人。学院拥有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气工程和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工程领域硕士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江苏省特色专业。目前学院与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学院一贯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重视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创新教育,在全国性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以及数学建模比赛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取得了一大批丰硕成果。

咨询电话: 83590806        联系人:刘静(教务科长)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Geosciences

资源学院现有教职工111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6人,博士生指导教师24人,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现设有地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球物理学四个本科专业,地质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地球物理学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学院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9个博士学位授予权,2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个国家长江学者设岗学科。其中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矿产普查与勘探)。学院现设有6个研究所、1个省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40多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获部省级科研、教学奖励50多项。学院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德国、越南等相关院校保持密切合作,开展经常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学生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咨询电话:83590980         联系人:李龙

化工学院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化工学院现有教职工12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青2人。

学院现有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能源化学工程等6个专业,其中矿物加工、能源化学为国家特色专业,矿物加工、应用化学为省品牌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为省特色专业。学院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矿物加工工程),2个省重点学科(化学工艺、矿物材料),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矿物加工工程);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2个,省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2个;承担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7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近40项。

咨询电话:83591052         联系人:周治国(副书记)

环境与测绘学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 Science & Spatial Informatics

环测学院拥有教职工103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33人;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两院院士1人。学院设有三个系,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5个本科专业,其中2个江苏省品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院测绘与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专业均为“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支撑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

咨询电话:83591305         联系人:王守刚(副书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计算机学院现有教职工11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0人。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整体授予权,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整体授予权,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的学科专业层次。学院实验中心和矿山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作为教学、科研基地,现有近3000台(套)教学实验设备,实验室面积7900多平方米。拥有工业控制网络、嵌入式、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处理、网络工程等一批国内先进、特色鲜明的专业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心。近年来我院学生每年都在国际、全国及江苏省电子设计、机器人、数学建模、程序设计、软件设计等各类竞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数十人次。我院连续几年毕业生就业率都为100%,其中每年有十几名学生免试进入国内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继续深造。

咨询电话:83591710         联系人:袁力(教务科长)

管理学院
School of Management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168人,其中专任教师13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学位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占66.7%。学院下设经济与管理复杂性研究所、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所、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所、财务与会计研究所、国土资源与评价研究所等6个研究机构,现有会计学系、工商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系、经济学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等5个教学系。学院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及13个硕士点。学院具有设施先进的案例讨论室、专业实验室、企业经营决策沙盘模拟实训室、物流实验室、信息系统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团队精神实训基地和。

学院承担多项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取得多项国家级奖项。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学术讲座、团队训练和企业实地考察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在统计分析工具应用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团队精神训练、决策模拟训练、创新创业训练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咨询电话:83591268         联系人: 赵超(副书记)

理学院
School of Science

理学院现有教职工142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37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42人。学院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两个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设有物理实验中心和数值实验中心,其中物理实验中心为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国内外各种大学生科技竞赛中先后荣获了数学建模竞赛1项国际特等奖、2项国际特等提名奖、8项国际一等奖、12项国家一等奖等奖项,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

咨询电话:83591591  联系人:曹殿通(院办主任)

文学与法政学院
School of Literature, Laws & Politics

文学与法政学院是重点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现有教职工67名,其中专任教师55名,教授10名、副教授20名,博士生导师6名;有各类研究生600余人、本科生(含留学生)1200多人。学院横跨管理学、文学、法学三个学科门类,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公共管理、中国语言文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政治学理论、经济法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硕士点;设有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法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和社会工作等5个本科专业,自2012年起,学院按照公共管理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和法学类招生。学院计算机室、模拟法庭、电视编辑室和演播室均面向学生开放,大学生社团及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多项校园科技文化成果及社会实践活动受到省部表彰和奖励。

咨询电话:83591498         联系人:丁恒星(副书记)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外文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1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4人,讲师70人,常年还聘有外籍教师5人,在校学生约950人。学院现有1个“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校级研究机构(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国际能源政策研究中心)以及4个科研团队,设有英语和德语两个本科专业。学院与国内外高校联系广泛,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学,选派学生赴美、澳、德等国交换学习。每年约有25%的毕业生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培养的毕业生以优良的敬业精神与过硬的业务素质,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学院建有十余个学生实习基地,其中包括美国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徐州工程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等。

咨询电话:83591601         联系人:孙学彦

体育学院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59人,专任教师51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2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9名。学院现有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拥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两个硕士点。为中国矿业大学荣获“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估优秀学校”、“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做出了突出贡献。体育学院经常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著名运动员、教练员作为我院客座教授。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并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体育学院正在健康向上的发展。在近二十年的办学过程中,我院先后培养出100余名运动健将,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体育及管理人才1600余名。近年来本专业的就业率达到98%。

咨询电话:83591858         联系人:许彩明(副院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材料学院现有教职工60人,专任教师4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0人。学院下设材料科学研究所,材料加工工程研究所和摩擦学与可靠性工程研究所,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学院按照以“2+2”模式进行专业大类培养,前2年,进行基础知识培养,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第三年开始,学生在材料专业大类内自愿选择专业。

学院拥有“矿物材料工程”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三个硕士点);拥有材料工程部级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摩擦学中心和“矿物材料工程”江苏省重点学科。近年来,学院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省部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20多项的奖励。学院开展本科生、研究生、中外联合办学的多层次教育,已同德国杜伊斯堡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和詹姆斯库克大学等著名高校开展2+2本科教育、4+2研究生培养的联合办学。

电话咨询:83591875  联系人:弓海军(辅导员)

艺术学院
School of Art & Design

艺术与设计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现设有环境设计、工业设计、音乐学三个本科专业,拥有设计艺术学、美术学学术型硕士点,艺术硕士、美术和工业设计工程三个专业型硕士点,环境设计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近四年来,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省级优秀课程多项,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开展了师资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多所高校的合作办学活动,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2007年以来,在全国青年学生室内设计竞赛、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比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等一系列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表现突出,学生作品获得各项奖励二百余项。一批批优秀学生免试进入国内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咨询电话:83591999    联系人:李明春(院办主任)

电力工程学院
School of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电力学院目前拥有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学生500多人;拥有流体力学博士点、流体力学硕士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动力工程专业硕士点。学院现有教师4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高级工程师3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占100%。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100%。

学院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中心和流体机械及水射流研究所、煤与煤层气燃烧及利用研究所、矿井制冷与低温研究所、新能源利用与发电研究所。

咨询电话:83592200         联系人:郭楚文(副院长)

孙越崎学院
Sun Yue-qi Honors College

孙越崎学院是我校的荣誉学院,旨在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和学科优势,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创新教育和因材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拔尖人才。

学院每年从录取的新生中选拔部分学生,前两年强化基础教育,由学校安排优秀的教师授课,实行学业导师导师制;两年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专业,到所选专业学院实行专业导师制、一人一课表制等个性化学习。

孙越崎学院拥有一支以学校各学科带头人为骨干、以教授为主体的导师队伍,对入院学生采取全程导师制、个性化学习、创新实践项目训练等培养方式,按照欧美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培养。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科研训练等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制定符合个性发展的培养计划;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个性化课程。采用3~5年弹性学制,学生完成孙越崎学院的培养计划、修完规定的学分后,即可毕业,符合孙越崎学院管理办法的条件者可全部保送硕士研究生,其中优秀者可以硕博连读或直读博士,或出国留学。

咨询电话:0516-83592909、83592906、83592903

联系人:张 兴(副院长)

国际学院
International College

为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开展国际化教育,中国矿业大学于2011年6月成立了国际学院,负责实施学校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和校际交流项目,负责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和日常管理。

国际学院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导向,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核心,以提高质量和水平为重点,以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根本。学院采用“国内外分阶段”的培养模式,与国外合作高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实现学分互认。

目前,国际学院已与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多所著名高校共同举办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商科等5个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和校际交流项目。

咨询电话:83592816         联系人:孟蕾

 

序号

联合办学专业

国外合作高校

1

土木工程

格里菲斯大学(澳)

2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澳)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阿德莱德大学(澳)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德)

肯塔基大学(美)

4

机械工程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德)

5

商科

肯塔基大学(美)

斯威本科技大学(澳)

格里菲斯大学(澳)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澳)

应用技术学院
College of Applied Science & Technology

应用技术学院创建于1999年2月,主要面向煤炭企业,采用对口单独招生,专门培养适应现代化煤炭生产发展需求、特色鲜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现有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地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测绘工程、工商管理等本科专业。

学院依托学校整体教育资源办学,以特色谋发展,注重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煤炭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受到了国家领导高度重视和肯定,实施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学院荣获“全国煤炭教育先进集体”称号,获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今年,我校在河南、内蒙、安徽、甘肃、新疆等5个省计划招生对口单招考生120人,录取专业为采矿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咨询电话:83884726         联系人: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