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时间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成立。学院按军兵种设立空军工程系、炮兵工程系、海军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工程兵工程系五个系。
军事工程学院被确定为20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炮兵工程系迁往武昌,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成立炮兵工程学院,不久又迁往南京(现为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系迁往西安,成立装甲兵工程学院。工兵工程系迁往西安,后又迁往南京,现为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系;原子化学防护系迁往长春,成立防化学兵工程学院(现为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的机场建筑和气象两个专业移交给空军气象学校;学校又陆续成立原子工程系、导弹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
哈军工退出军队序列,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隶属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委)领导。
哈尔滨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原军工其他各机关系部的部分干部教师调整归第六机械工业部(后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领导,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迁往西安,并入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工程系,现发展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电子工程系、导弹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基础课部和院机关等部分迁往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现为国防科技大学)。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通过了“211工程”预审,成为国家“211工程”的首批建设学校之一。
科技部、教育部批准学校启动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原国防科工委、黑龙江省政府确定学校实施重点共建。
学校研究生院正式成立。
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原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政府、海军共建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校划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
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哈军工纪念馆入选国家第三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入选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
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哈尔滨工程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