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大学堂建立
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开始筹建
创办时间
农科大学独立,改组为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以“教授农业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国立八校之一。
清华学校开办农科,设立作物学、果树园艺学、畜牧学等课程,以为志愿赴美学农之选修。
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改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以“改进农业及农民生活,培养各种农业专门人才,期与农民通力合作,蔚成农村立国”为新的办学宗旨。
国民政府改北京为北平,实行大学区制,将北京国立九校合并组建国立北平大学,农大旋即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
清华大学创办农业研究所。在抗战期间,农业研究所先后在河北及云南地区开展了大量植物病理、生理和昆虫学调查和研究,培养储备了一批农业科学技术人才,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为中国农业科学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大学迁往西安,与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等院校组成西安临时大学。
国民政府教育部以“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为由,命令西安临时大学南迁汉中,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临时大学农学院改为西北联大农学院。
西北联大农学院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国立西北农学院。
中共中央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
延安自然科学院并入延安大学,1944年,自然科学院生物系改为农业系。内战期间,自然科学院向华北地区转移。
清华大学复员北平,以农业研究所为基础,正式成立农学院。
北京大学在北平复学,于原北平大学农学院院址重建农学院。北京大学农学院汇聚了一大批学界才俊,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院系体制,为当时全国农业院校之冠,其中,土壤肥料学系和兽医学系更是国内仅有。
为了“开展农村大生产运动,为战争和人民服务”,晋冀鲁豫边区以原自然科学院农业系为基础,在山西长治建立北方大学农学院。
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农学院随之改为华北大学农学院,迁往河北石家庄。
辅仁大学农学院并入北京大学农学院。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北大学三所大学的农学院合并,组建成新中国第一所多科性、综合性的新型农业高等学府
正式命名为北京农业大学
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
平原农学院部分师生并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
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北京农业大学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之一。
学校进入全国64所重点大学行列。
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农业大学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改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成为一所规模更大、学科设置更趋综合化的新型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中国农业大学的历史自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学校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211工程”高校
学校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985工程”高校行列。
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17所首批试点高校之一。
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中国农业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保护性耕作研究院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