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此项开通VIP专属功能,开通VIP后才可使用!
----------------- 开通后可解锁25+专属功能 -----------------
AI填报
招生要点解析
智能选科
分数线
更多功能
此功能需要购买一对一填报服务后,方可使用!

----------------- 开通后可解锁29+专属功能 -----------------
AI填报
招生要点解析
智能选科
分数线
更多功能
教育部9852111
  • 北京地址:东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100083 西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100193
  • 特殊招生:强基计划 艺术特长生 高水平运动员
  • 招生批次:本科普通批
  • 电话:010-62737682

教科研优势

重点实验室

全国重点实验室

畜禽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

全国公共卫生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玉米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畜禽营养与饲养全国重点实验室

智能农业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

植物抗逆高效全国重点实验室


学校拥有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 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

●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

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

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

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6个

农业部草地生态科学观测实验站

农业部桓台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农业部武川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吴桥科学观测实验站

农业部河北北部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武威科学观测实验站


 重点学科

中国农业大学目前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拥有15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7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学科覆盖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等9大学科门类。拥有6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共涵盖了2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作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等6个一级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排名第一,排名第一的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四位。

● 6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6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共涵盖24个二级学科

6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均排名第一)

作物学(涵盖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等2个二级学科)

植物保护(涵盖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等3个二级学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涵盖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2个二级学科)

畜牧学(涵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等4个二级学科)

兽医学(涵盖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等3个二级学科)

农业工程(涵盖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4个二级学科)

6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

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果树学、农业经济管理。

●  北京市重点学科10个

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园艺学

生态学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水文学与水资源

土地资源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农村发展管理

生物质工程

●  在教育部评估中排名全国前十位的一级学科13个

第一名:作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

第二名:食品科学与工程、草学

第三名:园艺学

其  他:农林经济管理(第4名)、水利工程(第7名)、生物学(第8名)、生态学(第10名)

●  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7个

据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2014年底的最新统计数据,我校在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学7个领域进入全球科研机构前1%,所有学科论文总引用量进入了全球前1%,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两个学科的总引用量进入全球前1‰。

●  在农业科学领域的排名中,我校列全球第4位

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USNEWS)发布的2015年全球大学排名中,我校跻身全球第390位,居中国大陆第19位,在农业科学领域的排名中,我校列全球第4位。


师资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33人,其中教授588人、占36%,副教授820人,占50%。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5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6人。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共1199人。荣获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者2人,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者28人。14名教授入选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两院”院士

石元春  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土壤学家

李季伦  生物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学家

吴常信  动物科技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动物遗传育种学家

陈文新  生物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学家

武维华 生物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细胞生理及分子生物学家

汪懋华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工程-电子信息技术与自动化专家

戴景瑞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玉米遗传育种专家

康绍忠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水土工程专家

李德发  动物科技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家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彭友良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植物病理学

武维华 生物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植物学

李保国 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土壤学

张福锁 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植物营养

夏国良 生物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动物生理生化

康绍忠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农业水土工程

叶 德  生物学院教授,研究领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巩志忠 生物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植物学

韩鲁佳 工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农业工程

李召虎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沈建忠 动物医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基础兽医学

李洪文  工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农业机械化工程

孙传清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作物遗传育种

郭 岩  生物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植物学

呙于明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植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王福军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水利水电工程

黄冠华 国际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农业水土工程

刘金华 动物医学院教授,研究领域:预防兽医学

江正强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研究领域:食品科学

田见晖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杨淑华  生物学院教授,研究领域:植物学

段留生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朱健康 讲座教授,研究领域:植物学

杨贞标  讲座教授,研究领域:细胞生物学

丁守伟 讲座教授,研究领域:微生物学

伍国耀 讲座教授,研究领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PSSchnable  讲座教授,研究领域:作物遗传育种

张 毅  讲座教授,研究领域:生物学

Joerg Kudla 讲座教授,研究领域:植物学

●“973计划”及“重大科学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王学臣  生物学院教授,项目名称:作物抗逆性与水分、养分高效利用的生理和分子基础

彭友良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项目名称:①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成灾机理及调控基础的研究;②农作物重大病害成灾的机理与控制的基础研究;③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害控制的基础研究

孙其信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项目名称:①农作物杂种优势及其利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②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形成机理及利用途径研究

巩志忠  生物学院教授,项目名称:作物高效抗旱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基础

李德发  动物科技学院教授,项目名称:①畜禽肉品质性状形成的营养代谢与调控机理;②猪肌纤维发育与肌内脂肪沉积的机制与营养调控

武维华  生物学院教授,项目名称:作物应答高盐、低温胁迫的分子调控机理

张福锁  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项目名称:①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②作物高产高效群体与关键生态因子的匹配及其调控

赖锦盛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项目名称:玉米大豆高产优质品种分子设计和选育基础研究

郭  岩  生物学院教授,项目名称:作物应答盐碱胁迫的分子调控机理

沈建忠  动物医学院教授,项目名称:畜禽重要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形成、传播与控制的基础研究

夏国良  生物学院教授,项目名称:原始卵泡形成与募集的调控机制

崔  胜  生物学院教授,项目名称:猪繁殖力的生理学及相关遗传调控机理

杨汉春  动医学院教授,项目名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调控病毒复制及宿主免疫应答的机制

贺  岩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项目名称:玉米叶型建成分子机理研究

●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刘庆昌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主持课程:普通遗传学

●  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刘庆昌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主持课程:普通遗传学

张  沅 动物科技学院教授,主持课程:动物育种学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刘庆昌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主持课程:普通遗传学

张  沅 动物科技学院教授,主持课程:动物育种学

杨秋林  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主持课程:农业项目投资评估、会计学

李晓林  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主持课程:植物营养学

陈耀星  动物医学院教授,主持课程:动物解剖学

彩万志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主持课程:普通昆虫学

吴常信  动物科技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持课程:动物遗传学

李  伟  工学院教授,主持课程:机械制造工程学

杨培岭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主持课程:工程项目管理

汪 矛 生物学院教授,主持课程:植物生物学

杨汉春 动物医学院教授,主持课程:兽医免疫学

李保明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主持课程:设施农业工程工艺

周志强  理学院教授,主持课程:化学综合实验

韩北忠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主持课程:发酵工程

刘国琴  生物学院教授,主持课程:生物化学

高丽红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主持课程:设施园艺学

朱士恩  动物科技学院教授,主持课程:家畜繁殖学

高启杰  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主持课程:农业推广学

夏国良  生物学院教授,主持课程:动物生理学

林德贵  动物医学院教授,主持课程:兽医外科学

李秉龙  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主持课程:农业经济学

李  丽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主持课程:制图类课程

臧日宏  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主持课程:微观经济学

周志坚  理学院教授,主持课程:高等数学

杨海莲  生物学院教授,主持课程:生物化学

张  昕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主持课程:水能建筑物

李连芳  生物学院教授,主持课程:植物生物学

谭  彧  工学院教授,主持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

●  国家优秀教学团队

作物遗传育种学教学团队

动物科学专业遗传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机械设计制造系列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昆虫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预防兽医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作物遗传育种学教学团队

动物科学专业遗传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机械设计制造系列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土壤和土地资源利用教学团队

生物化学教学团队

植物学科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预防兽医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生态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昆虫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农科基础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