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时间
港中大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合作在龙岗神仙岭建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后定名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中科院高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获批首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组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组建深圳大数据研究院
深圳市人民政府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设立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教授领衔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和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教授领衔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比尔卡创新药物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同时成立,这是港中大(深圳)组建的首批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
由图灵奖得主霍普克洛夫特教授领衔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霍普克罗夫特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包括3+2本硕连读、师资交流、联合建立研究院、博士后联合培养以及科研合作等诸多形式的全面和深度合作。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教授领衔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正式成立。
港中大(深圳)-腾讯AILab机器智能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双方开启科研、人才培养全方位战略合作 。
港中大(深圳)-京东集团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双方将通过联合培养博士生、联合研究等多种形式,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宣布数据与运筹科学研究院成立。
成立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FNii)。
入选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的“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宣布正式成立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牵头组建的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获深圳市基础研究机构建设授牌。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逸夫书院、学勤书院和思廷书院相继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