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
全国重点实验室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
高端装备界面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粒子输运与富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人因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水圈科学与水利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分子肿瘤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绿色低碳化工全国重点实验室
低维量子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
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
车路一体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高端装备界面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
互联网体系结构全国重点实验室
时空信息精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实验室(筹)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
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集成光电子学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实验区)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萃取分离分室)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生物物理分室)
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实验室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分室)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分室)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5个)
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原子分子纳米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破坏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普适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有机光电子及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
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信息系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科技部重点实验室(1个)
新材料模拟设计科技部重点实验室
-----------------------------------------------------------------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
精细陶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绿色反应工程与工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E”能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蛋白质药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目前,清华大学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在2004年结束的教育部为期三年的全国80个一级学科评估中,清华学科整体水平名列第一的学科数共13个,位列全国高校之首。在2008年开始的全国第二轮一级学科评估首批整体水平评估中,清华共有19个学科参评,其中8个学科排名第一,在全部参评高校中名列首位。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
数学
物理学
生物学
力学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电气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建筑学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药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
数量经济学
设计艺术学
专门史
分析化学
精密仪器及机械
环境工程
免疫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内科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肿瘤学
麻醉学
师资力量
清华大学培育和凝聚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近年来,学校遵循“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针,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在国内外选聘优秀人才,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高。
学校现有教师2923人,其中45岁以下青年教师1798人。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务的1211人,具有副高级职务的1186人。现有教师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图灵奖获得者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3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3名,13名教授荣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06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1人入选讲座教授,146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