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艺学堂(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前身)创建。
湖北工艺学堂更名为湖北中等工业学堂。
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博士创建上海德文医学堂(同济医科大学前身)。
德文医学堂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
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设医、工和德文三科。
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更名为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
同济德文医学堂改名为同济医工学校。
同济医工学校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
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含医科和工科。
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湖北省高级商科中学校、湖北省立第五中学组建湖北省立第二中学。
湖北省立第二中学(汉阳工科分校及初中部)改建为湖北省立第三中学。
同济医工大学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原医、工两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
湖北省立第三中学(原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部分)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国立同济大学增设文、理、法等学院。
同济大学医学院细菌研究所登报招收研究生。
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原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部分)改建为武昌高级工业学校。
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湖北省高级商业学校、湖北省女子职业学校组建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
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划归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主管。
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命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
创办时间
全国院系调整,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一分为五,在历经中南建筑工程学校、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武昌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专科学校等阶段之后,土木建筑科的部分在1960年成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当时是全国唯一的一所城市建设专业的高等学校。
华中理工大学前身华中工学院成立。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
汉口协和医院划归中南同济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武汉中南卫生专科学校、原山东医学院和浙江医学院卫生系的部分师生也相继并入。
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武汉医学院。
华中工学院汽车专业并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工程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前身,吉林大学前身之一)。
武汉医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
华中工学院恢复汽车、内燃机等专业。
华中工学院汽车、拖拉机、内燃机等专业整体调整到新组建的武汉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之一)。
华中工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
中南给排水设计院专科学校给排水专业师生并入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华中工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改为建筑工程部武汉建筑工程学校
武汉建筑工程学校与同属建工部的原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合并成立湖北建筑工业学院。
武汉机械学院部分专业和300多名教职工并入华中工学院。
华中工学院恢复招收研究生。
湖北建筑工业学院更名为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华中工学院第一个文科研究机构——中国语言研究所成立。
华中工学院先后设立了激光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微波技术等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理工结合的技术学科专业。
华中工学院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恢复重建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武汉医学院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已开设包括理科、文科、工科和管理学科的4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基本轮廓,初步实现了以工为基础,理、工、文、管相结合向综合化发展的目标。
华中工学院首批试办研究生院(共22所)。
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
华中工学院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
华中理工大学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
首批获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共10所)。
建设部与武汉市共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第一个在全国高校中创办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武汉科技职工大学)并入华中理工大学。
同济医科大学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原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与华中理工大学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首批入选国家”111计划“。
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入选“湖北省2011计划”。
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成立湖北地区首个航空航天学院。
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
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等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联合组建了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
入选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学校增列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成员和理事单位。
入选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