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
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实验室; 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实验室,地下探测技术与仪器实验室、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实验室;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实验室; 2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土地整治实验室、地质超深钻探技术实验室; 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信息研究开发实验室、水资源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4个国土资源部开放实验室:岩石圈构造与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开放实验室、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开放实验室、地球物质科学研究开放实验室、矿产资源定量评价及信息系统开放实验室; 5个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地质资源勘查实验教学中心和基础地学实验教学中心和珠宝与矿物材料实验教学中心;10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15个教学实验室以及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其中地学实验中心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已通过国家计量认证。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构造地质学等。
省部级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第四纪地质学、材料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水文学与水资源、油气田开发工程、环境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及工程和海洋地质。
师资力量
学校名师荟萃。现有教职工1286人,其中专任教师762名,高级职称教师472名,博士生导师200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1名。学校拥有一批年轻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其中有“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2人,“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获得者4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7人,优秀青年骨干32人等;有5名教师获霍英东青年教师教学奖,1名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8名教师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1名教师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11名教师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称号,25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名教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